当期杂志封面
当期其他文章
当期封面专题文章
  • 创新文化的严峻事实

    创意可能十分混乱,需要规范和管理。[详细]

  • 百度总裁张亚勤:AI时代,拿了一副好牌

    为了争夺云市场,各科技巨头纷纷加大了在云业务上的投资,BAT更是各显神通,纷纷打造混合云服务,并加快云计算的升级。目前,阿里云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或许是微软的成功案例,让百度云的掌门人,百度总裁张亚勤对百度云的未来充满信心。他的理由是,由于市场已经从移动互联时代进入到AI 时代,因此,技术优势将使得百度云异军突起。[详细]

  • 效率的高昂代价

    消除浪费是管理学的终极目标,但过度强调精简会引发大量问题。公司应同样关注复原力。[详细]

  • 顾客主义:数字化时代的战略逻辑

    在数字化时代中,顾客是解开战略选择谜题的唯一钥匙。围绕顾客的不同需求,借助不同的技术力量,顾客主义的战略逻辑并不意味着只有一条路径。本文提出了“推进者(II)”“颠覆者(RI)”“革新者(IF)”“引领者(RF)”四种不同的战略选择。[详细]

  • 当公司高层内斗

    一家公司的CFO和销售负责人关系恶劣,争执不断。公司正处于上升期,CEO不知自己是该设法化解两个人的矛盾,还是该将他们一起开除。[详细]

当期重点文章
  • 在优秀员工离职时如何为团队“打气”

    像应对其他棘手问题一样,管理者对此事的处理方式影响到的不仅仅是自己。深受爱戴的员工离职,若处理得当,那就只是一块微不足道的小小绊脚石;若处理不当,将可能成为导致整个团队士气走上下坡路的转折点。[详细]

  • 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敬业

    大多数人都希望找到一份工作、一个老板、一个可以让他们投身其中的职场,以及让他们有使命感的职业。这一理想在史蒂夫·乔布斯的名言中得到了体现:“工作将占据你人生的很大一部分,唯有从事你相信是卓越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卓越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详细]

  • 企业援助的最佳时机

    声誉良好的公司在灾害发生后带头援助,将会受益;其他公司只有跟随这样的公司进行相似援助才会受益。此外,在受灾地区有根基和业务的企业,援助效果更好。[详细]

  • 冥想使人没干劲

    组织一项实验,其中部分参与者冥想15分钟,其他人则看手机或发呆放松,之后两组参与者要完成编辑文件等任务。研究者调查了参与者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打算投入的时间,结果发现,进行冥想的参与者积极性更低,且打算投入的时间较少。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冥想使人没干劲[详细]

  • 可口可乐中国:我们在创造不一样的未来

    一家已成功百年的跨国公司是如何在人才争夺战中保持其竞争优势的。[详细]

  • 惠普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让注意力回归客户

    回到惠普公司之后,庄正松面对不断下降的中国市场份额,采取了三项措施:专注客户,做好服务;建立与总部的良好沟通和获得支持;重塑业务和品牌,发力中小企业市场。这些举措不仅让员工的士气得到提升,还在生意量和客户满意度方面获得不错的结果。[详细]

  • 全球化4.0:特大组织如何防止规模效应失灵

    随着特大组织越来越多,它们都面临一个问题:越大越脆弱。如何解决规模效应失效问题?本文认为,组织从规模效应中持续获益要注意用正确的方式扩张正确的业务,主要应做到如下四点:扩大基础、修补裂缝、放松控制、不要沦为危险因素。[详细]

编辑部电话:010-85657210 | 发行部电话:010-85650323 | 广告部电话:010-85657304 | 客服电话:400-009-0313 | 电子邮箱:hbrchina@hbrchina.org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版权所有:Copyright @ hbr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82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