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陷阱
我们的调查发现,四分之三的高管都清楚,针对不同的商业环境应该采用不同的战略风格。但从他们的实践情况来看,我们估计,四分之三的高管仅仅使用适合可预见性市场环境的两种战略风格:经典型和愿景型战略(见图表“哪种战略风格用得最多?”)。这意味着,在战略实践上,仅有四分之一的高管已经做好准备应对突发事件,或者抓住机会向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塑造行业。但通过分析得知,他们所处的商业环境具有高度的不可预见性,有鉴于此,四分之一的比例未免过低。了解各种战略风格的差异及其最适用的环境,企业能够纠正战略风格和商业环境之间的错配。不过当战略制定者们思考这一框架的意义时,他们需要避开我们经常看到的以下三个陷阱。
信心错位 除非你能够准确评估所处领域的可预见性和可塑性,否则无法选出适合的战略风格。但是,当我们把高管们对市场环境的看法与客观指标相比较之后发现,高管们往往会高估这两个因素。几乎一半的高管认为:能够通过自身的行动控制商业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超过80%的高管表示,要实现目标更多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行动,而非他们不能掌控的事。
固有习惯 很多高管都认识到,为了应对不确定的商业环境,有必要培养适应能力,但是,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高管认为公司有足够的能力这样做。部分原因在于,很多高管通过经验或者在商学院学到的仅仅是经典型的战略风格。我们毫无意外地发现,将近80%的高管表示,在实践中制定战略时,他们会先明确一个目标,然后再分析如何最好地实现它。此外,大约70%的人表示,在实践中,他们更看重决定的准确性,而非做决定的速度,即使他们很清楚外在环境变化很快且无法预知。
因此,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不堪一击的预测上了,而这时采用一种更快、反复性和实验性的方式要有效得多。此外,季报和年报的周期也严重影响了高管们的战略规划周期。接近90%的高管称,每年制定一次战略计划,他们完全不考虑商业环境的实际变化节奏,哪怕是他们自以为的节奏。
文化错配 尽管很多高管都认识到适应能力的重要,但是实行起来可能严重背离企业文化。经典型战略旨在实现规模经济,其企业文化往往推崇效率并消除差异性。这种文化显然会降低实验和学习的机会,而这些对于适应型战略至关重要。试验经常会带来失败的结果,因此在这种不利的文化环境下,适应型和塑造型战略很难发展起来。
一旦理解了这四种战略风格的不同要求,就很容易避开上述这些陷阱。比如,仅仅意识到适应型战略的制定周期与金融市场的节奏并不一致,对于打破固有规划习惯就大有帮助。类似的,了解塑造型战略和愿景型战略的目的是改变游戏规则,而不是取得最佳市场地位,就足以帮助你避免以错误的方式入手。
另外,对于数据模型应该持更谨慎的态度。尽管各家公司每年投入很多精力做预测,但是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很少去核实前一年所做的预期是否真的实现了。我们建议公司对预期的准确性做经常性评估,并追踪业内公司在收入、盈利能力及其他指标方面排行变化的频率和程度,从而对可预见性有个客观的评估。为了更好地理解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商业环境,我们建议衡量所在行业的存在年限、集中度、增速、创新率以及科技变化率,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市场的可塑造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