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个大胆创新的点子,这个想法没准能给你的公司带来巨大收益。然而,你担心这点子会遭遇内部阻力:你的创新会打破现有的平衡,并且公司其他成员很有可能会试图阻挠它。那么,下一步你该怎么办?
常规的答案很简单:从领导层获取授权。正如很多创新专家所指出的,只有那些小修小补的点子才能毫发无损地通过公司的审批流程。你的想法越另类,它沦为公司内斗牺牲品的风险就越高,也可能因为短视的激励机制和抵制变革的心态而夭折。出于这些原因,传统观点一般认为创新者应该直接去寻求最高层支持,并在公司内建立起实施新点子的紧迫感。
然而,高层路线也有其风险。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经常被前途未卜的新提议所包围,所以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最高层只对提议研究5分钟,然后就毙掉。即使你的点子得到了最高层的支持,提前透露内容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许能获得批准以及资源,但也会把你推到风口浪尖。这对前途未卜的新点子而言着实危险。我们与一些创新经理合作的经验则揭示出另外一种方式:秘密创新。
让我们看看pfizerWorks的案例。乔丹·科恩(Jordan Cohen)任辉瑞公司(Pfizer)纽约办公室人力资源经理时,创制了名为“pfizerWorks”的效率提升项目,将枯燥乏味的工作和其他例行性工作外包出去,从而帮助员工把更多时间放在重要任务上,这样辉瑞公司便可以更好地利用其高技能(高薪)员工 。该项目于2008年启动,很快便成为公认的成功典范,科恩因此被《商业周刊》、《快公司》(Fast Company)等媒体广泛报道。在2011年进行的一项内部调查中,pfizerWorks用户将其评为公司最受欢迎的服务项目,尽管他们需要动用自己的预算购买它。
但是,科恩的点子之所以能够实现,并不是直接向最高层争取的结果。恰恰相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都在进行“地下工作”:开发服务内容、收集试用信息并争取盟友。当他最终向辉瑞高管提出这个点子时,给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想法:他向高管展示了该项目的现有忠实用户,描述了一个已经验证过的案例,同时还得到公司几位高级经理的支持。辉瑞公司很快决定支持该项目,科恩不仅得到了项目预算,还获得一个新职位,即pfizerWorks的负责人。
毋庸置疑,秘密创新也会遭遇一系列挑战。但是,相比从一开始就寻求首席执行官的支持,转入“秘密模式”往往能带来更好的结果。从我们的经验来看,秘密创新存在四大挑战:第一,需要集结盟友,他们能帮助你进行地下运作,并确保你不会迷失方向;第二,需要收集试用信息,以便在向高层证明时,可以提供坚实的证据作为支撑;第三,必须获得资金和其他资源的支持,以维持项目运行;最后一点是,你需要一个好的伪装,这样一来,当你在做这个项目时,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或审查。如果你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就能克服公司的内部障碍,让你的点子成功率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