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RSSApp/Android客户端iPad客户端天猫旗舰店

适当“停工”,事半功倍

作者:杰姬·柯尔曼 约翰·柯尔曼 2013-03-20 10:27:00 0

 适当“停工”的益处

杰姬毕业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要求她全天候待命,这对她的协调能力无疑是一种考验,她必须学会把工作留在办公室,全身心投入工作之外的生活。从事咨询业的约翰有相似的体会,在这一行加班、出差是常事,他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捍卫私人时间——按时打卡下班,为自己挤出放松充电的“停工期”。

对于许多现代员工来说,“停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全球化企业一起24小时运转,以协调世界各地员工的工作时间。在这样一个时代,把工作完全留在办公室似乎已经成了天方夜谭。然而,我们仍然有必要在工作与休息之间划出一定的界限,留出时间陪伴家人与朋友、外出活动或是做做白日梦,这对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创造力和维持身心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适当停工能提高工作效率。面对沉重的工作负担和没完没了的“待办事项”,我们往往会觉得这不是休息的时候,一味埋头苦干。但是工作太卖力、全无休息反而会影响我们的集中力和工作效率。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通过实验发现,强制员工休息或延长休息时间能提高生产效率。另有研究表明,短时间停工,例如在下午打个盹,能恢复精力与集中力。此外,花一点时间跳出细节、认清大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任务的目的,找出优先项。托尼·施沃茨(Tony Schwartz)指出,“高度集中与间歇性放松交替进行,人的工作表现最好、效率最高。”

第二,有计划或随机地停工也能激发创造力。3M公司以创新能力著称,为了保持创造力“发动机”高速运转,3M早在1948年就发明了“15%时间”制度——给员工15%的停工期做自己的事情。这一制度被后来许多公司所效仿,谷歌就是其中之一。约拿·莱勒(Jonah Lehrer)曾在《纽约客》上撰文赞扬做白日梦的好处。在他的著作《想象》中,莱勒专门指出适当停工对解决问题必不可少:“人们往往认为,解决一个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但大脑长时间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会造成副作用,即难以生成创造性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做出突破的关键。”

最后,适当停工能显著提高身心健康并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有研究发现,卸下工作休息一段时间后,员工患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的几率会降低。维克多·李普曼(Victor Lipman)在《福布斯》发表的文章称午间运动有助减少工作压力。约翰此前也曾撰文指出,阅读六分钟就能减少68%的压力。在《意志力》一书中,约翰·提尔尼(John Tierney)和罗恩·鲍美斯特(Ron Baumeister)提出午休能恢复意志力,并提高下午工作中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此外,我们以前也曾写到,短期停工对个人生活的帮助:彻底放下工作,关注配偶、家庭或朋友对你的个人生活有益无害。因此,适当停工对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阅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