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卓越
充分利用以上法则的第一步是,你需要清晰认识所在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盈利模式。我们发现,很多管理高层缺乏这种清晰的认知,主要原因是公司常常过于看重纵向比较,很容易因为现在的结果超过以前就宣告胜利。但是人们忽视了一点,真正的竞争对手在当下,而非过去的自己。设定标准固然有用,但很多时候标准只局限于单一领域,例如产品的耐用性,或研发力量的提高,因此,很少有人能做到综合考察各个领域的表现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和各种获利方式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第二步是,如何将法则应用于公司运营中:如果你需要在多个竞争优势之间分配稀缺资源,优先考虑那些能提高产品的非价格性竞争的能力,让你能以较高的价格或较大的销量发展的领域。然后给它们开绿灯。
如果你以降低成本为运营战略,而创新战略主要是让产品脱颖而出,那么后者就是你的首选。但是,如果提高运营效率主要是为了提高公司的客户服务水平并超越对手,而创新战略只是为了达到以更少的投入维持现在的服务水准,那么你的运营团队则需要得到格外的关注和嘉赏。
公司的董事们是因为追求规模效应进行收购,还是借扩张的良机进一步提高公司在目前的市场内取得的非价格优势?若是前者,收购可能是个不错的主意,它甚至可能对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有着关键性作用。但是除非这家公司将后者也包含在内,否则不太可能取得异常突出的表现。
无论是某位领导者的愿景,还是管理高层的集体决定(其通常以“事后诸葛亮”的形式出现),理解法则能有效地抵制直觉的诱惑。公司所处的情形大多不够明朗并且数据模糊,你需要借助一些法则,以确保数据分析能带来有效的结果。
以上法则能有效处理让人生畏的财务数据,毕竟这些数字与很多人的职业生涯密切相关,也可能给公司带来悲剧性的后果。例如资产收益率,即投资回收的现金流加上收入增值,分子是收入,分母是资产。当顾客不再愿意为你的创新买单,公司收入出现下滑时,人们很容易选择通过缩小分母来提高资产收益率。虽然许多管理者早就意识到这是个错误,但另外颇有“说服力”的直觉告诉他们,降低成本能带来更快、更迅速、更可预测的结果,在这种直觉的误导下,他们选择了坚持这个错误。
如果改革遇阻力时,请思考一下我们的研究:大部分公司通过降低成本或资产的方法都不能取得突出的成绩。卓越的公司通常将提高成本视为通往成功的代价。
事实上,很多成功的公司都在成本和投资上非常用心。这些公司会将大量资源长期地投放在能提高产品非价格价值和创造收入的领域。请特别注意,这些成功的公司一旦被看似更保险的短期方法,即降低成本或投资所误导,则很可能丧失它们原本最想提高的能力。(陈晨/译 李钊/校)
迈克尔·雷纳是德勤服务公司(Deloitte Services LP)总监,蒙塔兹·艾哈迈德是德勤咨询有限责任合伙公司(Deloitte Consulting LLP)合伙人和首席战略官。合著《超凡卓越的公司如何思考》(How Exceptional Companies Think),即将出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