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初出茅庐的马克·安卓森和他的合伙人被迫卑躬屈膝地求助于硅谷的风险投资人,希望他们能资助其新项目——网景领航员,一款极具突破价值的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20世纪90年代,网景浏览器曾占有浏览器市场最大份额)。18个月之后,公司上市,安卓森也因此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他现在的身份是安卓森-霍罗威茨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该公司是一家位于美国加州门洛帕克的风险投资公司。在现在这场比上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更凛冽的“寒冬”中,这家公司却在技术型创业公司中寻找机会。在此次采访中,安卓森与《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总编辑殷阿笛(Adi Ignatius)探讨了当今创业者所面对的复杂挑战以及风险投资(VC)行业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
HBR:你合作过的最好创业者都具备哪些特质?
安卓森:我们寻找和支持的创业者要具备三个要素,按照其重要性依次是:首先,我们要找的是产品的创新者;其次,他具有企业家精神,并想要创业,而不是出售公司;再次,他要具备成为一名CEO的潜质并接受过相应的训练。因为,这样的人一旦能真正发挥其潜质并在10年间坚持不懈地努力,将会创造奇迹。一般来说,如果三要素中缺少任意一个,我们的投资都会打水漂。
HBR:一个创业者要将这三种能力集于一身?
安卓森:我们很难为一位出色的产品研发天才配备一位商业奇才,或者为公司创始人找到一位出色的外部CEO,即便能找到这样的组合,他们也走不远。我们与创业公司只有在别无选择时,才会一起着手做这样的事情,但毫无疑问,这是极困难的事情。
HBR:创业者所需的技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还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安卓森:我们认为,如何做CEO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我们的专长就是将创新者训练成CEO。但我们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教CEO如何成为创新者上。
HBR:现在创业的难度有多大?
安卓森:上一次互联网经济繁荣之后的泡沫破灭——尤其是对35岁以上的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阴影。类似于经济大萧条之后的情景,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还不敢投资股票。大家都对下一个可能的泡沫过度警觉。一旦某个行业稍显生机,他们就会说:“天呐!这又是一个泡沫。”
HBR:你的意思是,人们对市场的整体看法是不理智的?
安卓森:是的。理智的做法是关注未来,而非过去。但如今普遍的看法都是建立在过去发生的事情上。
HBR:那安卓森-霍罗威茨公司的观点是什么?
安卓森:显而易见,我们看到的是机遇。2009年公司建立,那时VC行业已经挨过了10年的惨淡光景。但即使考虑到种种不利因素,那也是进入该行业的绝佳时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