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才是举得人心
我第一次见到阿恩·索伦森(Arne Sorenson,最终是他接了班)是1993年。万豪当时卷入了一个很大的官司中,阿恩是我们的代表律师之一,时年35岁。他聪慧过人,说话极富条理。我第一次真正与他打交道是他帮我准备供词的那一天。由于官司涉及大量晦涩难懂的金融细节,所以阿恩先帮我理解这些细节,然后再加以解释,让它们听上去简单易懂。他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如此复杂的事情,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官司结束后,我和阿恩一直保持着联系。大约3年后,他跳槽到万豪工作。他想尝试新事物,而不想继续律师的老本行。我们让他担任并购团队的负责人。在此期间,我与他并没有太多直接接触,但我的确得以更进一步了解他。
1998年,我们的首席财务官离职,尽管阿恩并非该职位的最佳人选,我们还是决定由他接任。新角色需要他在每次会议中向董事会汇报工作。董事们慢慢变得非常支持他,他的表现也很出色。
除了个人表现,阿恩在那些年里做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万豪的企业文化是专注于人,因为善待彼此至关重要,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只有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每位员工才能善待我们的顾客,这是万豪的基业之本。律师业的基本目标里并没有让人感觉良好这一条。当我想到律师这一职业时,也想不出有谁会一手搭着下属的肩膀,为他们提供指导、咨询,爱护、支持和提拔他们。所以,在这方面我对阿恩有顾虑。
即便多年从事律师工作,忙于打官司和交叉询问,当我进一步了解阿恩时,发现他有更广泛的个人背景:他父亲是路德教派的传教士。阿恩出生于日本,那时他的父母正在当地传教。他在教会中长大,并且表现活跃。我相信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已经深入他的骨髓,即使它们并未立即显现出来。在万豪工作期间,我发现,他对人变得非常有耐心。他总能思虑周全,是很好的聆听者,他将这些品质与自己坚定有力的领导风格结合到一起。
我意识到,阿恩有巨大潜力,但他没有任何酒店业方面的运营经验。于是,2003年,在董事会的支持下,我们任命他担任负责运营欧洲业务(当时有150多家酒店)的总裁。他仍在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的万豪总部工作,不过他每个月会拿出一周前往欧洲查看分店情况,并真正开始自下而上地了解万豪的业务。
2009年,阿恩被提拔为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这份工作让他有更多机会离开总部,接触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的各个层级。我时不时地与这些员工交谈,了解到阿恩已经迅速获得一线员工的尊敬和爱戴。
在那些年里,阿恩对那些需要引入新领导者的企业而言颇具吸引力。我知道,我们酒店业的一些竞争对手想挖他担任非常高的职务。关于家族企业,有一些传统说法,即有才华的非家族成员高管缺乏工作稳定性,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几乎没有机会被提拔到只有家族成员才能担任的最高职位。如果你相信这样的说法,你可能认为他会被这些机会所吸引。其实,就我的经验来说,这些关于工作稳定性的担忧有些夸大其词了:如果你善待对方,他们会愿意留下来。这一点在万豪尤为突出。在我们集团,多数职位都源自内部提拔,这让员工意识到自己有升迁的可能。就我所知,阿恩并未认真考虑过离开万豪。他真的很喜欢在万豪的文化氛围下工作。并且,他想要呆在华盛顿附近,这是他上大学后一直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与妻子一起养育子女的地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