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用途和使用者
让我们假设你建立了一个完全正确的模型,它既不违反自然法则,也不违背无套利原则(No-arbitrage),并且它不含任何有明显缺陷的假设;让我们再假设,这个模型的完整度比任何现有模型都高。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也无法保证该模型合适,因为一个模型的功能不仅取决于模型本身,还取决于使用者和用途。
首先讨论应用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不会开一辆跑车去越野,也不会开越野车在高速公路上飙车。类似地,布莱克-舒尔斯模型并不适用于超高速期权交易,因为它需要实时的价格数据;高速期权交易使用的估值模型则无法评估高管股票期权的价值,因为这需要涉及一些普遍的会计原则。模型工作的透明度至关重要,这样模型才可以为不同机构所用,其运算结果才可以重复产生并被不断验证。布莱克-舒尔斯模型就提供了必需的标准性和可复制性,因为它只需要输入有限数量的变量,而且这些变量的估值都会出现在公开的财务报告中。
如果模型的使用者不了解模型本身和其局限性,那么该模型就是不可靠的。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22/7作为圆周长计算模型的圆周率系数是合理的。模型的计算结果将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通常这对高中级别的作业已经足够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复杂得多的模型无异于让他们开法拉利上学。他们很可能将豪车撞毁,而且学生也不需要这么快地赶到学校。
在思考模型的使用者和用途时,你常常需要重新考虑特定工作需要的个人素质。例如在电影《壮志凌云》中,汤姆·克鲁斯饰演了一位飞行英雄。对于大多数人,他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理想战斗机飞行员的化身:勇敢无畏,敢于挑战规则,按自己的直觉和经验飞行,而不是依靠先进设备。哈里森·福特在《星球大战》中扮演的韩索罗也是同样的英雄模版。但实际上,现代战斗机发挥最佳性能必须要依靠特定的计算机程序。这些程序能对外界环境在每一微秒内的变化做出反应,这是人力无法企及的。实际上,将一套价值上亿美元的航空计算机系统交给一位按直觉行事的飞行英雄风险巨大。更佳的人选应该是电脑极客,他们对系统了如指掌,训练有素,能迅速发现系统工作的异常之处,因为在现代空战中,最好的策略是一击脱离而不是纠缠到底。
这里的重点不是讨论天才飞行员与电脑高手孰强孰弱。这个例子是为了表明:必须通过模型、应用和使用者三个层面,才能对模型进行有意义的评估。如果使用者不称职,一个更完整、更先进的模型可能比一个较原始的模型带来的风险更大。最近的美国信用评级危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有太多投资经理人误用了信用评估模型,以至于他们在3A级债券上的投资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详见“信用评级:不为人知的一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