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界建立新系统需要整体战略
就医成本居高不下、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一直是全球医疗界的两大顽疾。波特教授认为,是必须改变的时候了,美国医改新战略的核心是患者价值的最大化,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医疗界建立新系统需要整体战略——“价值议程”,它包含6大要素,只有同时推动这6大要素,转型才能顺利进行。
在医疗领域,“一切照旧”的时代结束了。在世界范围内,尽管无数训练有素、志向崇高的从业人员做出大量努力,但没有一个国家的医疗系统能根治医疗成本飙升和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顽疾。医疗界领导者和政策制定者从未停止努力,他们打击医疗欺诈、减少失误、强制推行指导实践,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引入电子病历,但上述渐进性修补措施收效甚微。现在是时候采取一种全新的战略了。
新战略的核心是患者价值的最大化,简言之,它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现行医疗系统是围绕医生的行为而建立,它以医疗服务供给为导向。我们必须抛弃旧系统,建立一种围绕患者需求、以病人为核心的新系统。我们关注的焦点必须从系统提供服务(包括医生诊断、住院治疗、治疗流程和疾病检测)的数量和利润能力,转向系统实现的患者疗效。在当今碎片化的医疗系统中,每个地方的医疗组织都需要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在新系统中,各类专项医疗服务将集中于各个医疗组织中,它们合理分布在正确的地理位置上,为病人提供高价值的医疗服务。
建立新系统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整体战略,我们称之为“价值议程”。它需要我们从根本上重建医疗服务的组织、测量以及支付方式。迈克尔·波特和伊丽莎白·特斯伯格(Elizabeth Teisberg)在2006年的著作《重铸医疗系统》(Redefining Health Care)中引入了“价值议程”这一概念。自那以后,通过我们的研究和上千家医疗机构领导者以及学者的工作,我们又改进了实施“价值议程”的工具。“价值议程”的应用也在众多医疗机构和其他相关组织之间快速传播。
向以价值为基础的医疗系统转型正在顺利进行。有些组织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或在对某个独立的实践环节进行实验。其他组织,例如美国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和德国的Schn医疗中心,它们已经启动大规模变革,其中涉及了多个“价值议程”的要素。无论在疗效和医疗效率,还是在市场份额上,这些变革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对于如何提升医疗价值,人们已不再存疑。但问题在于,哪些组织应做领头羊?其余机构应该以多快的速度跟进?几十年来形成的既得利益与固有方式已根深蒂固,向以价值为基础的组织转型将遭遇不可低估的挑战。此外,这些转型必须从系统内部开始。要提升价值,我们需要一套相互依存的转型步骤,只有医生和医疗组织才能实施这些步骤,因为医疗的最终价值取决于治疗的实施方式。医疗系统中的其他利益相关方,包括患者、保险公司、投保单位和医疗供应商,都要各司其职,这样才能加速转型,使各方都能从中获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