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酸奶工厂的原因
我一直喜欢喝酸奶——那种我母亲用自家农场里的原料做的、稠稠的酸奶,在土耳其我从小喝到大。当我1994年搬到美国的时候,发现美国的酸奶又甜又稀,非常难喝。我要是想喝酸奶,只能在家自己做。2005年3月,我在垃圾邮件里看到一个设备齐全的待售酸奶厂的广告,当时马上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工厂位于纽约北部,大约在我几年前创办的菲达奶酪公司Euphrates以西65英里。2005年的时候,Euphrates公司有不到40个员工,约200万美元的销售额,勉强维持收支平衡。
这家酸奶厂原本属于卡夫食品(Kraft),由于卡夫决定退出酸奶业,所以出售工厂。广告中有厂房图片,该工厂始建于1920年,外表显得很粗糙。我一时兴起拨打了房产经纪人的电话,安排隔天早上开车过去瞧一眼。
第二天,到工厂后发现它在一个很小的镇上,外观非常凄凉,活像个公墓。工厂的55名员工正准备把它关掉,里面还有很多设备,但是都比较老旧。这地方最大优点是它的价格——不到100万美元。甚至更新些工厂里的机器花费,都超过这个价钱。
回家路上,我和我的律师通了一个电话,他是我主要的商业顾问。我告诉他我想买下这个工厂,但他认为这是个坏主意,并用三条充分的论据来反驳:第一,我把工厂原样买下来,却不知它能否正常运作;第二,卡夫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如果它决定放弃这些设备、这个小镇和酸奶行业,也许它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第三,我从哪弄来这么多钱买这个工厂?这可能是最有力的反对意见,他说的没错,那时我根本没有足够的钱来进行这样大的收购。
最后的结果是,我借钱买下了这家工厂,在Chobani投放市场之后,我继续通过银行贷款和利润的再投入为公司成长提供资金。这点在Chobani的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我们的发展没有依赖外部投资者——风投、私募、战略合伙人以及那些自我们启动伊始就希望提供资金的潜在购买人,这对我们的成功极为关键。现在,Chobani已经是10亿美元的生意,我仍然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因此,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经营公司,能在没有任何外部人压力的情况下为它计划未来。
太多创业者认为,把企业做大必须依赖风投或者其他权益投资者,这个想法是错的。如果我能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在一个资本密集行业中把一家公司从零做到10亿美元,那么很多其他企业也能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