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计算系统
2011年,“沃森机器人”(名叫沃森的计算机系统,简称沃森)与美国电视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里,以优异的表现打败了最强的两位答题高手Ken Jennings和Brad Rutter。沃森体现了与人类思考问题能力相匹敌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展现的速度、精确度和置信度,令人震惊。
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这项吸引眼球的新奇技术能做什么;短短两年时间,沃森已经实现了超越,正在为更多行业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有专家表示,沃森的突破,未来将会带来更为深远的“智能计算支持决策变革”浪潮。
沃森是认知计算系统的杰出代表。谷歌、微软、IBM 都在进行人工智能研究,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博士说:“对当前大量非结构化信息迅速有效浏览迫切需要一种新计算时代的到来,我们将它称之为认知计算系统。”
认知计算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研究工程,很多认知科学家在研究人脑的运行机制,致力于用计算机来实现这种机制,而且在不断突破计算的极限。脑科学界曾有观点认为自然语言是很难计算的。如果一个语言表达问题不能全部形式化,那么局部问题能否形式化?这是认知计算界要寻求突破的问题,而近年间已经实现长足进展,未来还将有更为震撼的突破。IBM认为,在认知计算时代,认知型计算机,在大数据感知环境下,将能“读取”人类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自然感官才能获取的信息,并且更为强大地实现人脑所具备的能力,即学习、感知和适应能力——这将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的方式。
目前,基于认知计算技术的“沃森沟通顾问”(Watson Engagement Adviser)其功能已经用于金融行业的客服工作。辅助医疗诊断方面,沃森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可以直接阅读医学文献和各种医疗文档,从医生看病的活动记录中学到相应的经验,帮助准确确诊病人。上述应用都被视为率先将认知计算应用到商业和民生领域,创造决策价值的典型。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运营层面的商业决策可以交给“沃森机器人”做分析。企业高管将从日常海量的大数据分析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需要依据判断力做出的方向性决策。
硬件方面,两年前参加电视竞赛节目的时候,沃森的配置是90台服务器,15TB的内存。现在它的运算速度已经是过去的240倍,且成本也低了很多,而且服务器的尺寸比披萨盒还要小,可放进任何一个数据中心——这让认知计算系统的普及拥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要想认知计算真正发挥作用,科学家们几乎需要对整个计算行业进行全方位改造——硅、系统、存储器和软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开发全新编程模式。具有突破性的是:IBM科学家发布突破性的软件生态系统,旨在通过编程来设计出具有大脑功能及低功率、小体积、结构紧凑等架构特征的硅片。这项技术将允许用户构建出能够模拟人脑的感知、行动和认知能力的新一代智能传感器网络。
现代计算系统是在几十年前依据预定义的程序设计完成的。它们虽然是快速精准的“会计师”,但传统的计算机设计在功率和规模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在实时处理海量的大数据时会降低效力。相比之下,人脑-速度和精准度都相对较低-却擅长执行识别、解释和基于模式采取行动等任务,且功耗仅相当于20瓦灯泡,体积仅相当于两公升的水瓶。
在技术不断实现突破的同时,商业决策者在问:在面对包括自然语言、图像在内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时,沃森的辅助判断可信度有多高?它的商业化又将给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