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至关重要,原因不言自明:反馈能够提高员工业绩、培养人才、统一目标、解决问题、指导员工的晋升和加薪并提高公司利润额。
但同样不言而喻的是,反馈在很多组织中都不见成效。姑且看看以下统计数据便可知晓:只有36%的管理者会准时并完整地完成评估表。在一项调查中,55%的员工表示,他们最近的业绩评估非常不公平或不准确,1/4的人说,他们在工作中最害怕的就是碰上评估。当HR高管被问及他们在业绩管理方面最具挑战性的工作,63%的人提到的是管理者无法或不愿进行艰难的反馈讨论。
对此,大部分公司的对策是培训领导者,让他们能够更有效、更频繁地提供反馈。这么做固然很好,管理者能成为更好的沟通者,对所有人都是好事。但是,如果接受反馈的人不能消化反馈内容,那么管理者提高反馈技能并不能取得多大的成效。决定是否听从反馈内容的是反馈的接收者,他们需要对反馈进行消化并决定是否做出改变。人们不应一味地要求提供反馈,也应提高接受反馈的能力。
过去20年间,我们一直在辅导高管学习应对艰难的对话。我们发现,所有人,从新员工到C级高管,都不能欣然接受反馈。很多反馈都能激发接收方的情绪反应。一份批评性的业绩评估、一条友善的建议,甚至一句可能算不上反馈的模糊评语(“哦,你的演示确实有点意思”),都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或中断沟通。但好消息是,欣然接受反馈的技能是独特的,能够通过学习掌握。这些技能指的是能够发现和管理因反馈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并从逆耳的批评中汲取精华。
三大情绪诱因
接受反馈为何如此困难?因为这个过程触发了人的两种核心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学习与成长的需求和被他人接受的需求。因此,即使一个听上去无伤大雅的建议也能让听者感到愤怒、焦虑、被亏待或受到威胁。说一句“对事不对人”也不能弱化以上的负面杀伤力。
认识和管理上述情绪是提高反馈接受能力的第一步。你可能认为反馈能通过上千种方式点燃你的情绪导火线,但实际上只有以下三种。
“事实诱因”(Truth Triggers),这主要来自反馈的内容。如果评估和建议的内容偏颇、没有帮助或完全与事实不符,你会觉得受到误解,感到愤慨。
“关系诱因”(Relationship Triggers),这和给予反馈的人有关。在和人互动时,你的立场常与你对对方的看法(他对这个话题的发言没有可信度!)以及你们以前的互动(我辛辛苦苦一场,你还挑三拣四?)有关。所以,同样的反馈,你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反馈者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身份诱因”(Identity Triggers),这和你的自我认识有关。无论反馈是对是错,明智或愚蠢,只要这些反馈令你感到自我被否定,那么都可能让你的情绪大起大落。这时,你会反应强烈,无法冷静并充满防御性。
这些都是正常反应,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否认这些情绪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他人的反馈触发了以上一种或多种诱因时,你应该学会辨认各种情绪,并学习从反馈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