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要素资本
HBR中文版:你提到2012年上半年国药完全实现了市场“领先”,该如何理解“领先”?
魏玉林:就是你一骑绝尘地往前走,别人暂时赶不上来了,你因此有了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当然,领先只是你的第一阶段,只表明你的规模和速度领先了,但结构和综合能力还是不行的。第二阶段是做标杆,走完这一步,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你的管理和架构,会支持你进一步健康发展。第三阶段是领跑阶段,领跑阶段要解决企业基业长青的问题,核心能力是创新。
HBR中文版:国药进入了标杆阶段后,并购战略退场,新的经营战略是什么?
魏玉林:是要素资本的整合,2012年上半年我们提出了新起点,新征途,新跨越,从传统分销向现代服务转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健康服务提供商。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进入大健康产业。要素资本包括人才,团队,技术,品牌,以及各种关系、各种机会、各种准入门槛等,如果说第一阶段我们通过货币资本并购整合是做加法,那么第二个阶段通过要素资本整合,促进要素的集成和创新,产生核聚变就是做乘法。
HBR中文版:原有的组织结构支持要素整合战略吗?
魏玉林:在原有的结构下,我们虽有部门却没有体系,虽有流程,但它有边界,还是部门经济,还不能做到资源共享和无边界地合作,所以要推动要素资本整合战略,就要打破部门之间的边界。每个部门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就象盲人摸象,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掌握真理,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整体上就没效率了。就是说,原有的组织架构已经不符合要素资本整合战略的管理需求了。
HBR中文版:结构变革过程,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魏玉林:我最关心的是信息资源共享及专业化分工和一体化运营的问题,我们计划成立财务资源共享中心,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人力资源共享中心,都要做起来。分工是一种成长的动力,资源共享中心是分工的一种高级阶段,共享中心是开放式的,有一些重复性的非核心的工作你可以外包,其实供应链管理就是互相管理与服务外包,彼此形成供应链联盟,整体效率和成本优势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HBR中文版:在要素资本整合战略下,业务结构如何进行战略调整?
魏玉林:之前业务集中于分销,占整个销售额的96%,其他业态很小,象麦卡森、卡蒂诺,它们并购了很多信息化公司、健康管理公司、医药器械公司等等,我们也要进行相关多元化。我们刚刚投资20亿元,把一致药业做成了工业发展的平台;零售版块,我们与国际巨头谈合作。
HBR中文版:在管理上做到什么程度才支持标杆阶段的发展需求?
魏玉林:标准化,模块化,专业化,系统化,集约化,一体化。在成为标杆之前,尽管你是行业领先的,但管理还不太成体系,没有形成有效率的系统,标准化不足,个性化东西多,就会出现管理上的短板,到处是撒气漏风。
HBR中文版:要素资本整合战略下,国药的利润率可以提高多少?
魏玉林:目前我们的净利润水平在2%左右,未来企业净利润的目标是达到5%。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麦卡森、排名第二的卡蒂诺的净利润水平分别为1.5%和1.8%。
HBR中文版:要素整合执行到什么程度才意味着国药可以进入领跑阶段?
魏玉林:当企业可以有自由现金流,供应商与客户的账期风险可控,企业有了很高的信用等级,有了标准化管理,有了更好的人才团队,拥有相对可控的优质资源,有了更多的要素资本,企业会进入成熟的发展期,当创新成为常态时,我们的企业才可以引领行业不断前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