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引入管理创新,企业必须首先正确认识自身。有自知之明的企业对管理时尚更有判断力,能有效筹划和实施变革,并更具学习能力:即使某项实验最终被认为不成功,它也能促使企业反思现行模式,优化管理流程。
以我曾提供过咨询服务的瑞士罗氏制药为例,该公司管理层打算跟随开放式创新的趋势,决定在InnoCentive平台上发布技术难题,征集解决方案。发布的第一个研发难题收到的反馈很有启发性,高管们很受鼓舞。
但发布10个问题后他们发现,并不是所有解决方案都被研究人员采用:与流程相关的方案一般能很快应用,但技术方面的建议却很少被采纳。通过此次实验公司认识到,所谓最佳创新方式并不存在,正确的做法是,为应对各类挑战,公司必须均衡发展多种创新机制。
我们曾调研过一家为金融、物流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安防软件的公司,该公司创始人一直想突破业界通行模式,使项目策划更为简便、灵活。受人才市场拍卖模式(指用人单位根据中介机构发布的信息对应聘者出价——译者注)启发,他决定让员工以自我推销的方式竞争项目成员资格。
新机制并不完美:落选的程序员得不到合理解释,也没有复议机会,感到很茫然。公司决定修正“拍卖”流程,在每周一次的会议上讨论项目团队成员名单,听取所有人的意见。最终决定不仅考虑客户和项目团队需求,也照顾员工个人利益。由于员工参与度提高,改进后的管理体系看似与传统模式区别不大,但更高效。
如果创新实验受挫,不要立即放弃、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吃一堑,长一智:失败可能带来无穷教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