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职场的一个悲观现实是:只有30%的员工能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出色完成工作。数据来源于调研公司盖洛普(Gallup)发布的《2013年美国职场状态》报告,在30%之外,余下的50%员工不在状态,还有20%的员工更以有损生产效率的方式表达不满,比如缺勤、对同事产生负面影响、甚至用恶劣的服务赶走顾客。盖洛普估计,这20%的员工每年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
为什么消极怠工如此普遍?盖洛普认为,糟糕的领导力是主因。
不仅在美国,全球各地的管理者都面临着领导力困境。大部分高管认为,员工潜能与实际表现之间有巨大鸿沟,管理者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员工的才干和能量充分地在工作中释放出来。一位CEO说:“无论处在哪个层级 ,都有很多渴望出色完成工作的人。如果我们能通过有效的领导方式激发这种潜能,这一大群员工将让公司受益良多。”
虽然没有管理者愿意成为员工眼中糟糕的领导者,但这些人不知如何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才能激发每个人的最佳工作热情,从而对整个团队产生高度正面影响。我们相信“蓝海领导力”能解决这个问题。蓝海战略的核心是:将非客户转化为客户,从而创造全新的市场空间。蓝海领导力正源于我们对蓝海战略的研究,它借鉴了蓝海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在它的帮助下,管理者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释放员工潜力和能量的蓝海。
蓝海领导力的核心原理是将领导力视为一种“服务”,而组织内的员工可以选择“买”或“不买”。这样一来,每一位领导者都有对应的上下游客户:上游有领导者必须汇报的对象,下游是需要领导者指导和支持的下属。当人们认同你的做法,就会“购买”你的领导力,支付的“货币”是他们的敬业度——他们投入地工作,努力获得成功。然而当他们对你的领导力不买账时,就会成为非客户,不再积极投入工作。当我们将领导力视为服务,就会意识到,可以改造蓝海战略中非客户转化为客户的概念和方法,帮助领导者将混日子的员工转化为敬业的员工。
过去10年,我们和来自蓝海战略社区(Blue Ocean Strategy Network)的专家加文·弗雷塞瑞(Gavin Fraser)一道采访了数百人,了解组织内部领导力的缺陷。鉴于时间是管理者最宝贵的资源,我们探寻如何在快速省时的条件下转化领导力。以下是我们的研究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