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的角色
HBR:你对CEO角色做了几种不同的阐释,你刚才将股东界定为企业拥有者,你是企业的管家。
彭明盛:没错,我们就是管家。
HBR:那么股东就是老板?
彭明盛:单独的股东都不是老板。管理者和董事会都要为企业寻求长远发展负责,这应当与股东利益一致。我要强调的是,有些时候公司的长期发展与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比如,持股1%或2%的人要求获得两个董事会席位,并不一定符合组织的长期利益。如果持股达到5%、持股3到5年的人想要一个董事会席位,这是一回事;但是如果持股1%、持股时间才90天的人要求获得3个董事会席位就是另一回事,后者不健康。
我的观点是,如果你想要企业基业长青,必须将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股东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考虑。我们从来不会说“反正我的任期就到某年为止,谁管以后会怎样”;我们常说的是“我们认为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计划这样用你的钱进行投资,你怎么看?你有不同的做法吗?”然后就此展开讨论。
HBR:你得到了真正有建设性的答案吗?
彭明盛:嗯,确实花了点时间。最初股东们面对这些问题时大为震惊,措手不及。投资组合经理一般比较资深,分析师较为年轻,年轻的人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看我们的眼神就像在说,“不敢相信你居然问了我这么一个问题,这本来应该是我问你的问题啊”。
HBR:金融资本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重要性越来越大,我不知道投资者现在是否需求越来越多,但你会更多地听到来自投资者的声音。这是一个问题吗?投资者意见的权重是否过大了?
彭明盛:不一定。我的答案可能和其他人的看法略有不同。所有人都对维权投资者有一些负面看法,对吧?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已经思考了很多,这主要取决于他们是谁以及他们要什么。有时他们只是要求你重新思考资本配置方案,如果管理层在资本配置上没有思虑周全,可能就应该有人来给一些建议。
维权投资者卡尔·伊坎(Carl Icahn)说eBay的人是“一帮暗箱操作的人”,他的观点对不对还有待探讨,而有一些维权投资者只是在说“你的资产负债表上有那么多钱,你可以花80亿美元收购,为什么不给股东多一些回报呢?”这是毫无道理的要求吗?如果我是这家公司的CEO,我可能会给股东更多回报。一旦你度过了初创期,你就应该回馈股东。
我把创业期称之为“第一幕”,也就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打造热门产品、让企业运营良好。比如谷歌和Facebook就已经运营良好。有了好的理念、丰厚的回报,就已经转入“第二幕”。第二幕会让你的企业营收从300亿美元跃升至1000亿美元吗?这恐怕就有难度了,这是微软现阶段面对的挑战。
所以你必须说:“我需要变换视角,找到不同的创造股东价值的方式。我可以重新思考资本配置方式”。作为管理团队,你应该认清自己处在企业生命周期成熟曲线的具体位置,然后采取相应的做法。作为CEO,讲话不要像一个刚从斯坦福毕业、想出了一个标志界面就自认为了不起的人。
HBR:我觉得,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比如思科、微软,很难做到这一点。
彭明盛:这正是他们的痛点。他们说:“我记得往昔黄金岁月中的风云激荡,但我也要抓住下一波浪潮:(微软)提升windows移动性; (思科)让“万联网”用上高端光纤路由器。”而投资者却说:“等一下,我希望你现在变得更成熟,你的企业已经不是初创企业了。”投资者想要回报,源源不断的稳定回报。
它们是管理良好、资金雄厚的企业,但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规模、企业成熟度、该做什么的问题上,有很大的认知差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