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口红利催生管理变革
新的人口红利来自全球范围的那些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知识工作者。比如华为,17万员工,其中4万多海外员工,超过40%的公司员工是科研人员,华为去年的科研投入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它所产生的科技创新推动力让全球瞩目。
尽管人们对中国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有种种严厉的批评,但是,每年700万大学毕业生,千万级的相对高素质劳动力,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全球仅有的巨大新人口红利。发达国家企业雇10个人的科研成本,中国企业可以请100个人。许多中国年轻创新型企业就是这么用好了中国的新人口红利,通过密集的研发劳动力投入而迅速发展起来。比如,海康威视用了10年工夫,从无到有,销售超百亿,资产价值增值了上万倍。还有聚光科技、研祥智能等知识密集型企业也是这样。众多新型制造企业抓住新一轮的人口红利迅速做大做强。
在更大的视野下,新人口红利其实还包括另一种全球化的人口红利。比如,金融危机后,欧美日的制造业普遍不景气,产生了一大批提前退休、公司倒闭而失业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国许多有智慧的制造企业,就抓住这个重大战略机遇,用较低廉的成本雇佣了这批经验丰富的人才。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产生了超额的绩效,这就是通过利用全球高素质人口所带来的新型人口红利。
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下,科研发展已经没有了国界和产业边界,中国企业更有条件在全球布局研发体系,更可利用区位优势实现全日24小时的连续研发创新体系,使得研发创新的效率大大提高。许多中国优秀的企业都这么做。相反,那些自信而保守的国外同行,原有的竞争优势迅速瓦解。
但是,新人口红利并非唾手可得,它带来了新的管理挑战。如何管理知识员工?这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首要问题。以前是“拉长”(取自line的音译,就是负责生产线运作的管理人员)式管理,员工做最简单而机械的活儿。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管理的是创新。为此,企业必须面对三个重要的转变:企业家自身的心智模式需要怎么变?企业治理结构需要怎么变?企业文化需要怎么变?必须面对革命性的转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