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在哪儿
既然企业变革势在必行,那么变革的关键瓶颈是什么?如何破呢?政府不要总是向企业喊话“转型升级”,而一定要先想想,政府自己有没有转型升级?尚未完成转型的政府是不是已经成为企业变革的瓶颈了呢?政府是否自己就是“让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大瓶颈呢?以走在市场经济前列的制造业大省浙江为例,走过经济高速增长拐点的浙江经济面临要素集聚、企业整合重组的重大需求,迫切需要拆除壁垒,加速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可是制度壁垒、管制壁垒、法律法规壁垒层层叠叠,优秀企业、龙头企业徒有雄心壮志;中小企业、微小企业苦苦挣扎,逃离制造业倒是容易,转型升级谈何容易?
从企业自身看,制造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保底的基础性科学管理和制度建设,以及提升创新管理体系建设两个重要方面。那些在精益管理方面提前下足了功夫的,日子就还好过;在创新方面做得好的,日子就更好过些。为什么目前很多企业仍然忽视基础管理和制度建设?因为企业家们还是受到了太多的非理性赚快钱的机会诱惑,许多人习惯了过去那种粗放式赚快钱方式,更有一些长袖善舞、精于寻租者早已废了先前创业时的精气神,堕落为擅长权钱交易的投机钻营者。
当前中国企业家所面临的转型升级,就是要从中国传统的、游走于官府商贾之间、在信息不对称中实现“货殖”的“商人”角色中走出来,成为靠效率、靠品质、靠创新开拓创造真正客户价值而真正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企业家。
越是转型期,企业就越需要理性的环境和基于中长期的战略意志。而环境是塑造战略的基本要素,企业转型是战略性决策,政府对环境的影响与塑造,决定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成功率,政府只有塑造了相对比较稳定的理性的平等竞争环境,维护了正常的竞争秩序,企业才会走向健康方向。比如,知识产权问题,在新一轮创新驱动的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政府在维护竞争秩序方面应该具有铁血坚定的强势。否则,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就是一句空话。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