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行动
在制定几个方案后,你就可以选出一个具体实施了。这其中风险很高,特别是对要进入另一未知职业领域的人来说。重新定位职业方向是一回事,实现这一目标却是另一回事。但是记住,你在上一份工作中学到的技能和积累的经验都还有用,而且从失败中吸取的教训也能令你受益。此外,你或许也反复修改过成功的定义,并有了答案。
我们同职业规划师道格拉斯·霍尔(Douglas (Tim) Hall)合作的研究表明,需求和侧重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很大改变。比如人出生以后,会长大,离开家,经历离异或亲人辞世等。儿时的梦想随着人步入中年而渐渐消失,新的理想逐渐抬头。从前的想法和技能过时了,新的人生挑战又开始了。所以正确的职业选择要契合人们当下的所思所想。
宝拉的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她的“必有”清单帮她成功面试并赢得一个更高级别的职位——在同行业的一家规模略小的公司担任国际销售副总裁。工作地点为一个欧洲城市。宝拉就住在那里并甘之如饴。
相比之下,布莱恩采取了降级的做法,但他利用职位变动的机会学到了如何成为更好的管理者。他明白了过去让他管理低效和战略不佳的诱因。比如,过去如果下属有任何过失,他会立即揪出来批评。但现在他学会与相关负责人做线下沟通。通过多次使用这种方法,他已经习惯成自然,能够平和地解决问题。
布鲁斯的案例也可供参考。他是纽约一家银行的高级IT经理。该银行刚刚与其他公司合并。他在合并后保留原职,却在新公司首席技术官一职的角逐中败下阵来。尽管他继续留任原职,但经过一年的再三思量,考虑到个人和事业抱负,以及其他类型的工作,他选择举家搬到田纳西州奥斯汀市,并加入当地一家小型科技公司,该公司后来取得巨大成功。同样重要的是,他还有时间指导两个孩子所在的足球队训练,并在当地一个乐队当吉他手,重燃了自己的音乐热情。
像宝拉和布莱恩一样,布鲁斯也在失败后认真反思,进而采取了坚定行动。他搬到一个新城市,进入一个新行业,从事了一份让他重新振作并获得长足发展的工作。
对于那些想留在公司与员工并肩作战的高管而言,他们要做出的最大改变在于转换思维模式或在心理上接受结果。这是斯坦在专业时尚精品公司工作时的经验:他更为清楚地知道同事如何看待自己,接受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因此对所领薪水、职位以及补贴开始感到满意。他还找到提升自己满意度和成就感的新来源,即教导下一代人才怎样赢得新商机。
改变视角像换公司或换工作一样费心费力,如果你不能像斯坦一样在现任工作中找到新乐趣,那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或更多融入家庭生活,或做志愿活动,或培养爱好,从而通过更丰富的个人生活来补偿事业上无法独占鳌头的挫败感。
我们都知道要想事业有成,韧性与适应力至关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拥有或天生就具备这些素质。因此在受挫后,做清晰的步骤规划就显得格外实用。本文提供的思路可以帮助落败者不再愤懑与自我怀疑,而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信心。(刘筱薇/译 安健/校 万艳/编辑)
米切尔·李·马克斯是旧金山州立大学商学院领导力学教授,及JoiningForces.org公司总裁。菲利普·莫维斯是组织心理学家及顾问。罗恩·阿什克纳斯是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市谢弗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