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无人不晓”的信息
最后一个团体问题可能最发人深省。假设某团体有大量信息,只要能将信息提取并恰当汇集,就足以得出清晰直接的结果。即便如此,如果成员只强调所有人都知道的信息,忽略那些只有少数人知道的团体信息,那么结果很可能令人追悔莫及,无数研究都证明了这点。
术语“隐藏信息(hidden profile)”描述了团体本可以得到,却没有得到的正确结论。隐藏信息是“共同知识效应(common knowledge effect)”造成的,因为所有团体成员共享的信息比只有少数成员拥有的信息影响力更大。对这一现象最明显的解释是,团体更容易接受常识,但错误的信息信号也会起重要作用。
罗斯·海特维尔(Ross Hightower)和卢特福斯·赛义德(Lutfus Sayeed)开展一项关于团体进行招聘决策的研究。三个实验组成员面前摆着应聘市场经理的三位候选人简历。按照实验组织者事先准备,其中一名候选人优势相当明显。但每名受试者手中的信息只包含候选人简历中的部分信息。
几乎没有实验组选择了最具优势的候选人,而是选择了每位实验组成员都能获得正面信息的候选人。获胜候选人的负面信息和“失败者”的正面信息只提供给了组内一或两名成员,但是这些信息没能到达团体层面。
尽管很多隐藏信息实验的参与者是高校学生志愿者,但在真实的职场中,管理者给出了类似结论。苏珊·阿贝尔(Susanne Abele)、加罗德·斯塔瑟(Garold Stasser)和桑德拉·沃根-帕森斯(Sandra I. Vaughan-Parsons)进行了一项高管调查,研究人员没有为受试者筛选信息,而是由高管自行搜索信息,结果一些信息所有受试者都搜索到了,而另一些信息只有一个人知道。
实验结果如下:受试者共享的信息在团体讨论和做出决定时起到了不成比例的放大效应。高管们几乎忽视了那些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人知道的重要信息,因此做出了不良决定。
我们将拥有很多共同信息的成员称为“认知中心者(cognitively central)”,将拥有少数信息的人称为“认知边缘者”。表面上看,认知中心者更具可信度,而认知边缘者则正好相反。团体决策若想成功,不要只接受共享信息,而要多研究认知边缘者的信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