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汀·诺里亚(Nitin Nohria)是在万众期待中就任哈佛商学院院长的。彼时的美国经济还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潭,曾经风光骄傲的华尔街精英名誉扫地,甚至整个商业世界都失信于民。作为培养出最多华尔街精英、代表整个美国商业大脑与灵魂的机构,哈佛商学院备受指责和压力。而对诺里亚的任命,被认为是哈佛大学对这一切的回应。
诺里亚身上带着迥异于所有前任院长的印记:作为印度裔美国人,他是哈佛商学院第一位出生在美国之外的院长;此外,他不像前任那样大都有经济学或财务背景,而是一名领导力教授,且历来强调商业伦理在商学院教育中的重要性。总而言之,这位院长承载着哈佛商学院重振声誉、保持辉煌的使命。5年过去,2015年初,诺里亚在上海对《哈佛商业评论》梳理了他所有的挑战、对策与愿景。
言辞之间,诺里亚显然不愿意也不认为,哈佛商学院会将其在20世纪持续百年的领先地位拱手相让。他说无论他个人或者整个哈佛商学院、甚至整个哈佛大学,都会以创业者的姿态去面对21世纪所有的变化与挑战。而且,面对今日之世界,他建议人人都要具备创业者精神。
21世纪的哈佛商学院
HBR中文版:上任院长5年来,你都做了哪些事?
诺里亚:我于2010年履新,恰逢哈佛商学院步入它的第二个世纪,所以我的工作就是要明确它在21世纪的定位。
HBR中文版:重新定位哈佛商学院吗?
诺里亚:哦,不能算是重新定位,因为哈佛商学院依然非常强大。我们要做的只是继续保持它在新世纪的领先地位。据此我们明确了五个重点:
首先是教学项目的创新。哈佛商学院因“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而闻名,我们考虑如何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价值。因此我们设计了“实地教学法”(field method),就是把学生送去商业世界的第一线。比如2015年1月,2014届的MBA学生被派去全球各地的“实地”,亲身体会全球化是如何展开的。每个学生回到校园后都被要求做一个“实地项目”,他们必须发布一个新项目,不能停留在商业计划书的层面,而是要真正创建可供顾客体验的项目,在12周内完成。
第二是对交叉学科的探索。哈佛商学院一直通过《哈佛商业评论》生产管理理念,输送给全世界,塑造人们对商业的理解。在21世纪我们还会坚持这么做下去。不同的是,我们确信未来很多理念会来自交叉学科。比如环境安全、医保等这些非常复杂的难题,都不是单独学科能够解决的,所以《哈佛商业评论》未来的价值就是要突破不同学科的界限,为全人类的复杂难题寻找解决方案。
第三是全球化,目前哈佛商学院已经在全球设立了8个研究中心,包括我们脚下的哈佛中心上海。虽然从空间来看,我们大部分精力仍然投注在波士顿校园,但是通过全球各地的研究中心,我们将为更多人提供来自哈佛的上乘教育。现在,哈佛每年新发布的案例中有60%都是全球企业的案例,而且这个比例每年都在增长,要知道我1988年加入哈佛商学院的时候,全球企业的案例不到5%。正是设在全球的这些研究中心让我们得以生产这么多的全球企业案例。
我们的第四个目标是让哈佛商学院更具包容性。2013年,哈佛商学院举行了招收女性MBA学员的50周年庆典。第一位就读哈佛商学院的女性已过百岁,而哈佛商学院开始招收女性学员是它历史已过半的时候。但是去年,入读哈佛商学院的女性已经达到40%。
除了性别,我们希望在所有你能想到的方面都具有包容性,不论什么财务状况、什么国籍、什么背景,只要具备就读于哈佛商学院的资格,我们都要尽一切可能让他们在哈佛商学院完成学业。
最后一个目标是要整合“哈佛系”。从传统来看,哈佛大学的每个学院相互独立,在各自领域都做到顶尖,但每个学院通常只谈论自己,很少考虑与哈佛其他学院的关系。但是现任哈佛校长非常强调“一个哈佛”,以及“一个哈佛的力量”,因此我们都在学习与其他学院合作。每个学院都有其特征和长项,哈佛商学院的特质就是它的企业家精神与创造性。现在有很多科学家、医生、律师都渴望去创业,哈佛商学院非常乐意提供我们在创业方面的知识和资源,帮助哈佛其他学院的学生实现梦想。所以我们专门设立了“哈佛创新实验室”(Harvard Innovation Lab),这是哈佛大学唯一一处面向全校所有人敞开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好主意带到这里来,看看它如何能变成一个创业项目。
简要来说,这就是哈佛商学院在21世纪的五项工作重点。
HBR中文版:在2010年刚就任院长的时候,你说过哈佛商学院面临的两大核心挑战,一个是新兴市场的崛起,一个在线教育的兴起。5年过去,你的挑战仍然是这两项,还是有新挑战出现?
诺里亚:我认为这仍然是当前全球的两大现实。如果你放眼全球寻找机会,新兴市场的增长仍然是最具吸引力的故事,我不认为新兴市场的增长会大幅放缓。到21世纪末,全球人口会达到90亿,其中70亿生活在新兴市场,他们一定会推动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所以21世纪注定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新兴市场会是备受瞩目的亮点。
而数字化革命也才刚刚开始,比如,阿里巴巴等等来自新兴市场的企业已经打败美国公司,成为这个领域最大的玩家。迈克尔·波特不久前发表了关于智能产品与物联网的长文,我觉得他文中描述的状况和提出的问题才刚刚开始。此外,我们认为未来25年在生命科学领域会有革命性的突破,这也是为什么哈佛商学院和哈佛大学会投入很多精力在这个领域。
商业领袖的三种类型:创业者、管理者、领导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