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哈佛商学院教授的课程,是帮助学生了解何为好的管理理论,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为此,我会借助不同的模型或理论让学生多维度了解,一位总经理是如何激发创新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在每堂课上,我们都会审视一家公司,利用这些理论来分析这家公司目前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为了达到所想要的结果,该采取哪些管理举措。
在最后一堂课上,我要求学生利用所学,为以下三个问题提供令人信服的答案:第一,我如何确保在职业生涯中感到快乐?其次,我如何确保与配偶及家人的关系成为持续幸福的源泉?第三,我如何确保不陷入牢狱之灾?尽管最后一个问题听上去像是在开玩笑,但我是认真的。我当年在牛津大学就读的班级,所有同学都获得了Rhodes奖学金,32个人里两人坐过牢。安然(Enron)丑闻的涉案人之一杰夫·斯基林(Jeff Skilling),是我在哈佛商学院的同班同学。他们都曾是好人,但他们人生中的一些事情让他们误入歧途。
在学生讨论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我用自己的一生作为案例,向他们阐释该如何利用课堂所学,来帮助自己做出人生的三个关键决定。
有一个理论为第一个问题——如何确保我们从事业中感到快乐,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这就是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理论。他认为人生的强大动力并非来自金钱,而是来自学习、在责任中成长、为他人奉献以及成就获得认可。我告诉学生们,在进入学术领域之前,我在经营自己的公司时也得出了类似的感悟。那时我会在脑海中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公司的一位经理带着对自己良好的感觉来上班,10个小时后当她开车回家时,因在工作中未被欣赏与重视、才能得不到发挥而深感灰心丧气。我想象了一下,她在自尊受挫后,会如何影响她与孩子们的相处。然后,我脑海中的场景快进至另一天可能发生的情形:她带着极大的满足感下班回家,因为那天她学到了很多,自己富有价值的工作得到了认可;她还参与了一些成功的计划,并扮演了重要角色。于是我就想到,当她带着这样的感觉回到家时,她与配偶及孩子们的相处会愉快很多。
因此我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管理者能够卓越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那么管理会是最崇高的职业。没有任何一项职业能像管理一样提供如此多的方式,来帮助他人学习和成长、承担责任、从成就中获得认可,并对团队的成功做出贡献。越来越多的MBA学生来到商学院,认为进入商界就是从事买卖与投资。这很不幸。做成生意带来的满足感,不如因塑造他人而带来的满足感那么强。我希望学生们在毕业时能知晓这一点。
制定人生战略
另一套理论有助于回答第二个问题——我如何确保与配偶及家人的关系成为持久幸福的源泉。该理论涉及战略的定义和执行。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公司战略取决于管理者选择的运营方案类型。如果一家公司的资源分配流程未能妥善管理,那么其结果很可能会偏离管理者的初衷。由于公司的决策机制都是投资于立等可见的项目,在事关长期战略的项目上公司就会投资不足。
自1979年以来,我注意观察了哈佛商学院同班同学的命运,在同学聚会上我看见越来越多人变得不快乐、离了婚或与孩子关系疏远。我可以向你保证,他们没有一个人毕业时打算故意离婚或是与孩子疏远。然而,有很多人让这样的事发生了。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在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才华和精力时,并没有将人生目标放在首位。
哈佛商学院每年从全球精英中招收900名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几乎没思考过他们的人生目标,这实在令人震惊。我告诉学生们,哈佛商学院或许是他们深入思考这一问题的最后一次机会。要是他们以为将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这个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人生只会变得压力越来越大:你要还贷款、每周工作70小时还要结婚生子。
对我来说,有一个清晰的人生目的至关重要,但想清楚这件事耗费了我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获得Rhodes奖学金后,我参加的课程要求非常严格,需要我在牛津的正常学习时间内,额外完成一年的学习量。我决定每晚花一小时阅读、思考、祷告,弄清楚上帝为何让我降生于世。对我来说,此举要想坚持下来颇具挑战性,因为我每花一小时做此事,就意味着少一小时研究应用计量经济学等学科。我是否真的该从学习时间中抽出一小时,对此我十分矛盾,但这最终让我找到了人生目标。
要是我当初将每天那一小时用于学习学科中的某些最新技术,比如掌握回归分析法中自相关方面的问题,那就是糟糕地浪费了人生。我一年使用计量经济学工具的次数不多,但对人生目标的理解我天天都在用。这是我学过的最有用的东西。
我向学生承诺,如果他们能花些时间理清他们的人生目标,多年以后回首往事时,会将此视为在哈佛商学院时最珍贵的发现。如果他们找不到人生目标,他们的人生将会变成没有船舵的航行,并会在艰难旅途中遭遇重创。弄清人生目标比掌握作业成本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核心竞争力、颠覆性创新、4P营销理论以及竞争五力模型等知识更有意义。
我的人生目标源于我的宗教信仰,但信仰并非帮助人们做出决定的唯一来源。例如,我之前的一个学生决定他的人生目标是,要将诚信和经济繁荣引入自己的国家,并将培养自己的孩子像他一样有能力担此重任,并与其他人彼此守信。他的人生目标是关爱家庭和他人,与我的一样。
选择并成功追求一份职业,仅仅是实现你人生目标的一种工具。可若没有目标,人生会变得空洞无物。
让资源与人生战略相匹配
你如何配置你的时间、精力和才华,最终决定了你的人生战略。
我有很多事情在争夺我的这些资源:我想与妻子建立双方都满意的关系、培养优秀的孩子、为社区做贡献、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并为教会做贡献等。我面临的难题和公司一样:手头资源有限,该如何针对每项“业务”进行配置?
你的配置决定,有可能让人生变得与你最初计划的截然不同。有时这很好,有些机会不期而至。但如果资源投入出现失误,结果可能会很糟糕。当我想起有些同学不经意间投资于虚假快乐的人生时,我就不由地认为,他们的问题皆源于目光短浅。
当人们极度渴望成功时,包括所有哈佛商学院学生在内,会下意识将自己额外的半小时或任何一丁点儿剩余的精力,用到能立竿见影带来成绩的行动上。我们的职业能为我们取得成绩提供最实在的证据。当你推出了一款产品、完成了一项设计、做了一次工作陈述、完成了一次销售、教了一堂课、发表了一篇论文、拿到薪水以及获得晋升,这些成绩都清晰可见。
然而,当你将时间和精力投资在与配偶和孩子的关系上,却往往无法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们每天都会淘气。你要等到20年后才能骄傲地说:“我培养了一个不错的孩子。”你可以忽视与配偶的关系,日复一日,似乎也看不出事情正在恶化。那些追求卓越的人总是下意识地偏爱在工作上花更多时间和精力,而忽视家庭,即便与家人的亲密关系是他们获得幸福感的强大、持久的来源。
如果你研究一些商业灾难的根源,就会不断发现,当事人都有追求快速满足的倾向。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他们的个人生活,就会发现令人吃惊又发人深省的规律:在他们曾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他们分配的资源越来越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