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疗系统之争
在沉重的医疗费用泥潭中挣扎的美国面临十字路口。如今在美国和很多其他国家占主流的是按服务收费模式,但这一模式可能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最大的障碍。
按服务付费只计医疗服务的数量,但对服务的质量或效率并无体现。如今最常见的备选方案是按年支付,也好不了多少,因为每年的预算支出与病人实际就诊情况是脱节的。固定医疗支出难免会导致非急诊时等候时间过长,而且每年会造成提高预算的压力。
我们要为医疗服务找出更好的付费方式,要能鼓励医疗机构向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好消息是向“基于价值付费”的转型正在加速,比较鼓舞人心。美国医保服务中心(CMS)一直在引领转型,值得赞扬。
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疗服务的种种问题就此解决。“基于价值付费”概念宽泛,具体来说,包括两种截然不同的付费方式:按人头付费和捆绑支付。如果按人头付费,医疗机构每年按覆盖人数收费,必须满足病人全方位需求。在捆绑支付模式中,医疗机构按照为病人提供的整个救治过程付费,包括救护服务、照看、手术、检验、药品以及治疗所需器械,例如心脏复苏、置换髋关节和糖尿病护理等。
虽然大众尚未知晓,但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两种支付方式各自的拥趸正激烈地辩论。赌注很高,不管结果如何,这场争论都会影响未来多年的医疗系统。
[特写]
按人头计费的医疗收费方案
尽管美国政府正在改革,但是医疗方面的花费占GDP的比例仍在逐年上升。近期研究表明,美国每年医疗支出的浪费是由于医疗的低效、冗余、缺乏协作以及业务流程不达标造成的。解决问题症结的方法是,改变企业、政府和其他付费者的医疗支付方式,按人数收费,这一费用包含了固定时段内的全部医疗服务费用,并根据病人需要加以调整,这样做也能保障高质量的医疗结果。
[实战复盘]
Pure Storage闪存公司CEO:如何选择恰当IPO时机
对一个年轻的成长型公司来说,判断上市时间是很复杂的——而且近年来,传统观点(包括上市过程中的一些步骤)有了重大的改变。公司经常面临来自员工、客户、投资者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压力,他们都想尽早获得上市带来的变现能力。与此同时,一些初创公司开始意识到,延长公司私有时间也许会带来明显的优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