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世界里几乎每天都会听到“文化”,有些企业文化“强大”,有些“创新”,还有些“有毒”。说这些的时候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对我来说,企业文化是指公司内部的人相处的方式。文化是一种习得的行为,不是经营的副产品。文化不只是表面。企业文化是通过具体的行为形成的,而不是先有文化后有行为。
举个例子,我是联合航空董事会成员。每次董事会开会前,讨论的第一件事就是消防出口在哪儿,如何下楼梯,之后在哪里见面。为什么每次开会前都要讨论?因为联合航空的企业文化是安全。培养和强化该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领导层从实际行动开始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联合航空另一项企业文化就是及时。我自己就是个很守时的人,但我清楚记得,有一次参加电话会议,我只晚了几秒钟打进去,但其他人几分钟之前就开始了。他们只要有机会能尽早开始就早开始。
我讲这些故事的目的是表明,领导层的行为会推动企业文化的形成。不过这也正是已成型的企业文化难以改变的原因。
企业文化难改也是管理者经常咨询我的问题。改变企业文化很难,因为意味着改变行为方式。如果你掌管的公司按照某种方式做事,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就很难说服大家改变。其中包括公司的领导者。
设想如下场景。一群管理者决定企业文化要变得“更关注客户”。但看看会议日程,根本没有时间讨论如何改进客户体验。他们又能抽出多少时间实地探访一线,拜访客户,哪怕给客户打几个电话呢?如果从管理层开始就把客户放在其他事后面,又能指望企业其他部门有多重视客户?
人们很容易认为打造企业文化就是改变别人的行为方式,跟领导者怎么做没关系。但是我相信,企业文化调整是从领导者开始的,想企业变成什么样,首先自己就要开始调整。
有例子可以证明:很多管理者咨询我,如何营造更追求创新的文化,就像红帽公司(Red Hat)一样。其实没那么简单,不是对全公司大吼一声,“快点去创新!”就能做到的。
红帽公司的创新文化是全公司集体行动的产物。其中一项就是愿意开诚布公讨论哪些是好创意,哪些不够好。如果想更有创意,就要接受失败。如果同事们没有不停拓展边界,经常遭遇失败,就说明他们开拓的力度还不够大。通过不断接受失败甚至庆祝失败,公司内部才形成了创新的文化。我们永远鼓励勇攀最高峰,哪怕登顶途中跌落山崖,也给后来人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所谓创新其实就是这样。
看看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亚马逊(Amazon)的例子。亚马逊的创始人和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说过,如果公司员工发现有十分之一几率获得百倍收益的投资机会,每一次都要抓住。但那同时意味着,亚马逊要容忍员工10次有9次失败。
对传统公司来说,要绕过这些弯很不容易。因为他们习惯了追求结果。在传统公司眼里,失败很可能不会庆祝;而是要接受惩罚。所以创新出现停顿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如果拼命创新没有任何好处,谁会硬挺着所有压力尝试新事物呢?
说到底,打造创新文化要从领导者如何看待创新开始。其他企业文化也是一样:都要从领导层行为方式改起。换个方式说就是,如果你想改变企业文化,第一步是照照镜子,确保自己的行为方式能为公司上下起到示范作用。(时青靖丨编辑)
吉姆·怀特赫斯特担任红帽公司总裁兼CEO,也是《开放式企业》(哈佛商业评论出版社,2015年)一书作者。红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开源企业IT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他的Twitter账号为@JWhitehurst,欢迎关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