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西·基德尔(Tracy Kidder)在新书《装满钱的卡车》(A Truck Full of Money)中清楚表达了这一观点。该书讲述了百万富翁保罗·英格利希(Paul English)的故事,他与合伙人一起创办了旅行网站Kayak.com。1981年,基德尔出版了《新机器的灵魂》(The Soul of a New Machine),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硬件革命的历史。这次他想将视线转回到计算的话题上,并选中英格利希作为主人公。英格利希是位编程天才,当时有人出价数十亿美金收购他大获成功的旅行预订网站。英格利希个性有趣,可能有点双向障碍,但目标坚定,最终他的成功让自己都大跌眼镜。他做梦都没想过自己能成为百万富翁,最初只是想开发一个便捷的网站,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有一批忠实粉丝,自己的团队成员可以享受这份工作。财富只是副产品。
但在卖掉Kayak之后,英格利希身价暴涨。有位同事形容他是“被一辆装满钱的卡车”给撞了(这句话深深烙印在基德尔的脑海中,后来被用作书名)。那么,接下来这位富翁该怎么做呢?
英格利希并不孤单。现如今,但凡有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出现,公众就会期待他们效仿过去的慈善家卡内基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至少捐出部分财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两大家族捐赠资助了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和其他公共机构。比尔·盖茨为此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另外一些做法,例如马克·扎克伯格试图改革新泽西州纽瓦克市学校系统的尝试却遭到惨败。最近,扎克伯格和他的妻子普莉希拉·陈又提出了“陈-扎克伯格计划”,捐出30亿美元用于在本世纪末之前“治疗、防治或管控”所有疾病。
英格利希准备效仿好友及准导师托马斯·怀特(Thomas J. White),后者同样在无意间成为百万富翁,并将绝大多数财产捐给了健康伙伴基金会(PIH)。这家非营利组织的主要使命是支持全球范围内包括海地、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在内的医疗卫生事业。(PIH的创始人之一保罗·法尔梅是基德尔的另一本书《连绵群山》的主人公。)英格利希还专程探访了家乡波士顿的流浪者社区,但最终仍然觉得捐一些钱不如再创办一家有资本支持的技术初创公司。不是因为钱,而是就做法而言,慈善事业和白手起家的光芒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他刚刚萌芽的慈善行为很快不了了之。
英格利希并非没有其他选择。他本可以把钱捐给被广泛认可的某家慈善机构,用于解决全球贫困问题。但即使这么做也有隐患,2014年的纪录片《贫穷股份有限公司》(Poverty, Inc.)揭露了国际救援组织和社会企业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均衡问题。该片导演迈克尔·马西森·米勒(Michael Matheson Miller)特别考察了海地和撒哈拉沙漠以南一些非洲国家的情况,发现合法的善意之举往往以捐赠现金和货物的方式表达,这会让发展中国家停滞不前。来自独立慈善家、非营利机构、政府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捐赠,让当地人产生了依赖性。而当一个国家充斥着来自发达国家的捐款、免费衣服和食物时,当地农民和企业家的努力相比之下微不足道,工业因此萧条。但当地居民却无法依靠某种援助生活,因为这些援助时有时无。
这不是在谴责任何怀有善意的个人或机构,制片方在这点上很小心。大家对外界的援助心存感激。而这部纪录片中最重要的一条信息来自接受捐助的人:请停止这样的做法。不要再给免费的东西了,帮我们找到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对当地人民来说影响更加积极长远。短期有免费的鞋穿当然很好,但是我们更希望开办自己的制鞋工厂。
那么,现代慈善家该怎么做呢?特别是对于没有像盖茨和扎克伯格那样的财力资助基金会或开展计划的人来说。迈克尔·温斯坦(Michael M. Weinstein)和拉尔夫·布拉伯德(Ralph M. Bradburd)在《智慧捐赠的罗宾汉法则》(The Robin Hood Rules for Smart Giving)一书中给出一条路径。这种方法是罗宾汉基金会的温斯坦等人开发出来的,该书标榜其是“资源有限时选择慈善方式”的指南。即使对于亿万富翁来说,资源也总是有限的。
罗宾汉基金会成立于1988年,它将这一方法叫做“无情的货币化”。根据某个公式,捐赠者可以使用同样的标准评估不同选项,有点像豪华版的成本效益分析。表面看这种方法很简单:将使命宣言翻译成定义明确的目标,用某种特殊方式,尝试得出不同结果,分析并给结果打分。再重复。也许简单,但并不容易,所以作者在书中给出了详尽指南,告诉大家怎么选择才能为世界带来真正积极的影响。
无论是罗宾汉基金会的定量分析方法,还是汤姆·怀特一次性捐款的方式,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捐钱的过程和赚钱一样须遵守某些规则。你不能随随便便地把数百万捐出去,然后期待它能让世界变得更好。如果慈善是这么回事儿,那我们估计早就完了。(牛文静| 译 齐菁 | 编校)
蒂姆·沙利文是《哈佛商业评论》出版社编辑总监,和雷·菲斯曼合著有《市场的内在生命》(The Inner Lives of Markets)
汤米·希尔费格(TOMMY HILFIGER):我在读什么书
《滚吧,生活》,基斯·理查兹和詹姆斯·福克斯著,Little, Brown出版社 2010年出版
“音乐和音乐家一直是我工作的驱动力,为我很多服装设计提供了灵感。我最喜爱的滚石乐队,其能量、影响力和戏剧性让这本书读起来更加迷人。”
汤米·希尔费格是汤米·希尔费格集团的主设计师,和皮特·诺布勒合著有《美国梦想家:我的时尚&商业生涯》(American Dreamer: My Life in Fashion & Business,BallantineBooks出版社2016年出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