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店通常鼓励店员帮助顾客,但店员干涉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考察店员和购物者交流在何时有益,何时适得其反。研究发现,关键在于留给顾客足够的隐私空间:如果顾客发现自己在不需要或不想得到帮助的时候依然被店员观察,他们往往会走开,放弃刚才考虑要买的东西。在一项研究中,购物者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侵犯时,购买原本计划要买的商品的几率降低了25%,而不必要的目光接触会使这个几率降低37%。涉及指甲油、染发剂等修饰外表的商品和计生用具、厕纸等令人尴尬的商品时,顾客对隐私的需求最为强烈。
为确保顾客隐私,研究者提出若干策略供参考。零售商可准备购物篮,消费者可以把自己买的东西“藏起来”;设置“求助”按钮和自助结账台;容易失窃的物品放在自动售货机里(让消费者可以自行完成购买),不要放在锁柜里。他们说:“购物隐私不是说要创造一个店员和购物者完全不交流的环境,而是要让购物者自行掌握。”■
关于本研究 《零售店的私人空间侵入》(RetailSpace Invaders: When Employees’ Invasion of Customer Space Increases Purchase Intentions,发表于2016年the Academyof Marketing Science期刊),作者卡罗尔·埃斯马克(Carol L. Esmark)、斯蒂芬妮·诺布尔(Stephanie M. Noble);《购物者察觉到被店员注视时的反应》(I’ ll Be Watching You: Shoppers’ Reactions to Perceptions of Being Watched byEmployees,工作论文),作者卡罗尔·埃斯马克、斯蒂芬妮·诺布尔、迈克尔·布雷齐尔(Michael J. Breazeale)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