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RSSApp/Android客户端iPad客户端天猫旗舰店

范守善: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瓶颈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作者: 2017-05-19 10:25:00 0

范守善1

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瓶颈,这个是很大的题目,所以我从一个小题目讲起。我们是做碳材料,这个非常有意思,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材料,但是在最近二十多年里,突然发现有三个新的碳的同素异构体这个在材料里不太常见,二十多年来科技界甚至产业界都做了很大的投入,但是这些新材料都遇到了一个问题,这个到底有什么用,关键的用途不可替代的用途到底在什么地方,这个是我们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我们现在应该说这个还是一个材料,很原始的材料,我们怎么把它成为一个可以控制的,可以稳定发展的发展用途的材料,最后怎么做成一个市场认可的产品,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非常长的路径。

从科技界和产业界,大家想的事情并不完全一样。从科技界来讲,做材料科学的,做物理的做化学的,最想做的事情是我发现了一个新材料,或者发现了一个新效益,这个只是少数人,或者少数运气非常好的人可能一生中有这样的机会,更多的人是在做一些制备上的优化,对它的性质做一些深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设想能做一些什么应用,从我们的基础上能做到第三步应用探索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但是从产业界来讲,他要定义一款产品,要做产品的原形,还要能够实现大量的生产,即使这个产品做出来还要有市场营销,还要能卖得出去,这两条路思考的角度不一样,我觉得产业化里有很多的因素,但是也有很大的因素成分就材料科学来讲,生产商觉得也有前途,但是这个一材料不能大量地低成本地制备,这个就制约了材料真正地进入产业化和生产,这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材料会有这个问题。所以最终进入应用的材料并不是非常多,而科研发现的材料非常多,怎么来把这个材料的控制和规模化制备,这个既不是产业界单独能做的也不是科技界单独能做的,需要大家共同来做这件事。

所以我们从纳米管开始就比较关注这个问题,这个纳米管大家认为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材料,机械性能,热学和它的电热性能都非常好,而且从90年代开始也发展了很多的应用,但我们要面对现实的话,我们一开始能拿到的纳米管就是一堆无序的粉末,这样的粉末怎么能实现我们描述的应用,这中间有差异环节,怎么把这些材料可控地稳定地做成一个可以器件化的材料,这是我们开始做的一个出发点。

从基础的材料的发现到它的应用大概花了十年时间,我这个显示的是一个发展的自动化的流水线来做这个触摸屏,现在也已经在一些市场上利用了。

为什么触摸屏相对别的来讲,比较成功一点,就是我用的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市场上确实有需求,这个技术早了也没用,晚了也来不及,市场需求移动时代,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极交互这就是需求,第二是金属铟的短缺需要寻找替代材料,第三是穿戴式的概念需要发展柔性器件。第二地利,是自身优势,第三人和,做这些事情必须产学结合,必须要有政府和金融界的支持,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努力。从科学成果到产业化,都有成功有失败,也有赚钱和不赚钱的,即使是你产业成功,你也不一定商业上成功,这些我觉得对于任何一个科技转化都是对的,但是我们科技成果是要改变世界,就得靠这样很多人来努力最终能一个科技成果能够进入市场,有各种因素,但是也离不开大家成功的人失败的人,赚钱的和不赚钱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范守善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院士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