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 这个词由金融“Finance”与科技“Technology”两个词合成而来,意思是“金融科技”,指代那些撕裂传统金融服务方式的科技,正如摩根大通CEO戴蒙(Jamie Dimon)所说:“硅谷已经加入战局,数以百计的初创公司手握人才与资金,正在谋求寻找传统银行的替代方案。”
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渗透率已达 36%,用户近 5 亿人。尽管Fintech的应用场景目前主要体现在传统银行模式下交易手续费高、透明化低以及产品获取不便利或低效的地带,但回看历史,科技公司对任何传统行业的颠覆路径也大多是从边缘起步。
从全球来看,有3个现象值得传统银行CEO紧密关注:传统银行做出来的创新,比起系统外的金融产品创新,落后3到5年;Fintech是轻资产模式,传统银行是重资产模式,传统银行的盈利水平普遍在下滑;传统银行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呈下降趋势,顶尖人才正在流向Fintech公司。
根据麦肯锡的最新研究,这场席卷全球的数字化风暴将让传统银行面临5大核心挑战:
1.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监管日益加强,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挖掘潜在增长机会迫在眉睫;
2.新兴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各个细分领域攻击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并蚕食银行利润。新进入者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数据技术为驱动和以互联网低成本扩张为手段,已经打破了银行的垄断局面。
3.新生代用户的金融消费习惯更加看重方便、快捷和多渠道等数字化体验;
4.新技术倒逼银行变革,也为银行变革提供条件;
5.新商业模式正在颠覆银行传统业务。银行业已经全面步入4.0数字化时代,客户要求银行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提供全渠道、无缝式和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基于上述挑战,麦肯锡认为,传统银行只有一条路可走——实施以数字化战略为核心的组织转型与创新驱动。放眼国际,近年来国际领先银行每年平均投入税前利润的 17%-20% 用于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很多领先银行已初步完成了数字战略,把传统银行真正带入了互联网时代。
对于中国传统银行业,目前已到了必须自我颠覆的时间窗口。中国商业银行将如何完成这个历史前例的大转型的挑战?近日,HBR中文版先后两次在上海独家专访了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大中华区银行业务负责人曲向军,他认为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一次巨大的结构性波动周期,大波动也意味着大机会,最后一定会出现超乎想象的赢家,谁能在转型与创新方面赢得先机,谁就能率先拿到开启未来财富之门的钥匙。
如何赢得这把金钥匙?曲向军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最核心挑战在于领导力,传统银行CEO须在四个梯度上提升领导力,分别是领导自己、领导组织、领导变革和领导创新。
四个梯度
HBR中文版:从全球来看,传统银行推进数字化战略的目标是什么?
曲向军:每家会各有侧重,但战略逻辑大体一致,即基于客户旅程进行“端到端”的、以敏捷快速为特征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全渠道银行的一体化客户体验,最终使整个体系从“产品驱动”转向“客户驱动”“创新驱动”。
HBR中文版:在你眼中,传统银行的数字化战略与转型、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
曲向军:转型与创新是实现数字化战略的两个轮子。首先,两个轮子要齐头并进。其次,转型要“自上而下”层层推进,领导要先转,然后带动领导层转,最后推动整个组织转型,CEO的作用无可替代,既要身体力行,又要掌控全局,还要塑造新的组织文化。
HBR中文版:过去几年的转型创新为什么雷声大雨点小?
曲向军:以前习惯的方式是,CEO做个讲话,然后交给下边搞个试点,这种套路的好处是稳妥,先取得经验,再一步步推广,但它的缺点是:1.太慢,纯互联网的Fintech公司可不会给你这么多时间;2.转型与创新很难实现规模化,CEO四平八稳地转型,整个银行的改变就成不了气候,形成不了规模化的转型,客户驱动、创新驱动需要银行以客户为导向进行规模化的转型。
HBR中文版: 实现“自上而下”的转型,关键点是什么?
曲向军:其一,转型要靠领导力,没有领导力,再完美的方案也等于零;其二,中国的银行基本上是国有体制,规模又非常大,很难转,越难的转型,对领导力的挑战越大;其三,对应上述四个梯度的转型,首先要实现四个梯度的领导力提升:领导自己、领导组织、领导变革和领导创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