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升级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将催生产业革命。
然而,科技成果商业转化的道路往往漫长坎坷,存在着长期困扰各个参与方的“老大难”问题。这一转化须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到产业化的不同阶段,而在每个阶段中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瓶颈及障碍,如何打通从基础研究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梗阻”,从国家到地方,从研究机构到企业,均在苦苦思索、求解。
以硅谷、特拉维夫为榜样,打造“全球技术商业化中心”的目标的固安,正在通过聚焦创新性产业体系,从产业规划、人才资金的吸引和储备、智慧城镇的建设等方面打通“软硬件”,打造出创新的生态系统,聚焦创新型产业体系,对上述一系列难题给出自己的解答方案。
新型显示产业落地样本
OLED 新型显示产业是固安重点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OLED 即有机发光显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智能手表及AR/VR 等终端设备的新型显示技术。随着这些产品的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OLED(尤其是AMOELD)产业既成为了技术变革和产业迭代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了市场的新宠。
对此判断,有大量的数据可资佐证。CINNO Research 数据显示:2016 年全球 AMOLED 手机面板出货量达到 3.7 亿片,同比增长 41.2%;2017 年,整体AMOLED 面板出货量将达 5.7 亿片,增长51.7%;此外,另据UBI Research 数据显示:在未来5 年当中,全球AMOLED 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9%。不仅如此,作为中国先进制造和新一代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核心,在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中,新型显示产业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OLED 新型显示产业是一支可以为宏观经济走向带来新契机,在宏观经济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生力军’。”云谷(固安)第6 代AMOLED 项目技术负责人黄秀颀博士称,“行业的产能缺口较大意味着巨大的机遇。正因如此,谁能迅速开发出技术前沿、质量过硬的产品,并且快速实现量产及应用,谁就能在产业竞争中夺得话语权。”
2016 年10 月,总投资近300 亿元启动建设的云谷(固安)第六代AMOLED项目(全柔性显示屏生产),就是在此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而这也就意味着,全球OLED 产业的最新科技成果,正在固安加速落地转化,并实现商业化生产与经营。
OLED 产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门槛非常高的产业。作为该项目的技术来源方,维信诺公司是在国际上屈指可数的几家目前已实现AMOLED 量产出货的企业之一。它不仅目前拥有中国大陆第一条专业5.5代AMOLED 量产线,也在PMOLED 全球市场中占据着领先地位。而在高分辨率技术、柔性技术等技术方面,维信诺也跻身国际前列,拥有专利2500 余项,并负责制定或修订了4 项OLED 国际标准,以及主导制定了5 项OLED 国家标准和3 项OLED 行业标准。
正因为拥有一系列的自主知识产权,固安的这一新显示产业项目,也在行业内被普遍认为将使中国在OLED 产业的新一轮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弯道超车”抢占先机,并有望继高铁、核电后,成为“中国智造”的又一张新名片。
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现实倚靠,固安有更大的产业盘算:它希望以云谷(固安)第6 代AMOLED 项目作为龙头,打造成中国最先进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之一。而通过聚焦新型显示产业的上下游企业,打通“全链条、全要素、全生态”,既为这一新型产业制造培养基,也为持续推进自身的产业升级提供现实的可行路径。
这实际暗合了半导体行业多年以来,“没有哪家公司的成功完全只依靠自身,一定是靠产业链整体成功”的这一基本现实规律。事实上,在维信诺落户的固安产业新城,京东方、鼎材科技、翌光科技等一批国内相关领域顶尖企业均已落户。通过引进最前沿的技术研发、产业化基地,完善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上下游产业链,固安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对此,正如云谷( 固安) 第6 代AMOLED 项目负责人张德强所言,“之所以选择将项目落户固安,除了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之外,还因为在华夏幸福的推动下,固安产业新城的新型显示产业已经初具规模,较好的产业基础为我们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国内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从2002 年起与固安县政府以“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PPP 模式建设运营固安产业新城,15 年来,华夏幸福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打造高端产业集群,使固安经济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
创新桥头堡
上述构建新型显示产业的“技术导入—技术研发—中试孵化—技术商业化”路径,成功培育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体系,塑造产业核心,打造创新生态体系,推进前沿性科技成果加速商业化,只是固安近年来坚持推动发展创新、产业创新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持之以恒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全市乃至河北全省的经济转型升级,是固安多年来为自身设定的经济发展的主线。为实现这一目标,固安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一直在踪国内外最先进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商业化培育和形成了新的支柱产业的蓬勃发展。
新型显示产业,仅是这些支柱产业的代表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技术—华夏加速—中国创造”的创新发展战略持续实施,华夏幸福通过搭建孵化器、校企合作平台、研发机构等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以及龙头引领、资本驱动等手段,为固安持续导入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在不少权威产业观察人士眼中,固安已然成为河北环京高新技术产业的隆起带。
在一系列高端产业集群的有力支撑下,短短十几年间,固安已经从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县蝶变为产业强县。航天振邦的精密制造,京东方集团的高端显示、鼎材科技的OLED 新材料、彩虹系列无人机项目等,都正在显现出“固安制造”、“固安智造”的名片效应,成为固安高端制造产业的主力军。
2016 年,固安生产总值完成206.3 亿元,5 年间年均增长21.7%;全部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80.9 亿元、44.8 亿元,5 年间分别增长了5.1 倍和4.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也正因如此,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中,固安才能成功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跻身“中国县域经济创新力”三甲行列,并荣膺“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首。
事实上,固安的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转型升级的实践,也正是河北全省的发展目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河北省首次明确了“三区一基地”的发展定位,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成为河北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也正因如此,在2016 年9 月获批的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中,固安的产业新城亦被重点纳入其规划版图,作为北京乃至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固安在其中的桥头堡位置已毋庸置疑。
这既是对固安以往成绩和经验的肯定,亦意味着其要为河北全省乃至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升级承担更多的“先行先试”探路重担。对于以成为“中国新硅谷”为发展目标的固安而言,其以往的创新产业价值链整合,成为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核心枢纽——全球技术商业化中心——的发展目标,亦将在新的发展机遇中,加速并有效推进实施。
事实上,在2017 年固安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打造“全球技术商业化中心”,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争创工作,固安也为自己提出了新要求:
“优化支持创新的金融生态。加快各种创新孵化器平台建设,打造‘孵化器+ 加速器+ 产业园区’的接力式孵化体系,吸引京津冀科技成果到固安孵化转化。构建政策支持和政务服务、法制服务平台,为创新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行政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要通过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使固安成为北京周边最具创新活力、创业引力、创造动力的‘首善之区’”。
通过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进一步升华,固安下一步还将取得何种成功,关心科技成果转化的业界各方,均在拭目以待。
钮键军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副主编;齐菁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新媒体编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