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管理者苦于被不合时宜的电话和同事打扰工作,影响效率。专家也提出,应对这类干扰,给很多知识工作者造成的影响等同于注意力缺失障碍。针对这个问题的建议通常是避免多任务处理:每天只查看两次电子邮箱;抵制诱惑,不要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处理别的紧急情况。
我们对高管团队的研究表明,这种对多任务处理的偏见可能具有误导性。坚持逐一完成任务的高管也许会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在一些情况下,高管团队接受乃至享受干扰,表现反而更好。
我们收集了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近200家新技术公司CEO及其他高管的信息,评估管理团队的多任务倾向和公司利润。选择技术公司,是因为这类富有活力的公司内部,高管团队通常是自行组建,团队成员观点较为一致。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样本中约1/3的团队高度倾向于多任务模式。约1/6的团队高度倾向于单任务模式:他们不喜欢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从而尽量避免。其他样本团队则处于两者之间。
我们发现,倾向多任务模式的团队所在公司财务业绩明显优于其他公司。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事实证明,倾向于多任务的团队善于交流信息,吸收和传播深度信息的能力优于其他团队。因此,这类团队作出战略决策的速度更快,不那么重视分析大量数据,陷入僵局的可能性比其他团队低。我们相信,令他们所在公司绩效提升的正是这种加速的决策过程。
高管多任务倾向,放在其他类型的公司也是有益的。高效的信息流动和快速的决策,对于多个领域的大型公司企业都有帮助。不过我们的研究表明,对于必须应对社交媒体、清洁技术和网络安全等动态商业环境的初创公司和小公司而言,这些能力必不可少。在这种情况下,推崇多任务处理的文化可以助力高管团队取得成功。为初创公司组建管理团队的创业者和风险资本家要记住这一点。
凡吉利斯·索塔里斯是伦敦卡斯商学院教授。马赛罗·迈斯卓是纽约投资公司Bravemarket董事总经理。
----------------------------------
数据控
商学院学生更自恋
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的詹姆斯·韦斯特曼(James W. Westerman)主持的一项研究显示,商学院本科生在自恋性格量表中得分比心理学学生高16%。研究人员写道:“我们未来的公司领导者似乎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自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