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打造数字化工厂成为许多企业的重要目标,但还没有哪家企业宣布自己已经建成了一座完全数字化的工厂。那么,数字化工厂是什么?如何才能打造一个真正的数字化工厂?
工厂数字化不仅仅是制造的数字化
现在常被提及的数字化工厂只是“智能制造”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智能制造之下,传统的制造流程将被重组,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产品的智能化。其中个性化的客户需求与设计,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信息接入与共享,售后服务的快速响应等环节与数字化工厂一起,成为智能制造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
数字化工厂不仅可以覆盖从研发到售后的各个业务环节,也可以拓展到横向的供应商管理领域(见图“数字化工厂的范围”)。
研发工程端的工业4.0应用包括数字化协同合作、数字化模型和产品虚拟化,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风险、提高创新效率。供应链管理主要从纵向,即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横向,即供应商整合管理两个角度考虑工业4.0的应用,应用层面非常广泛,包括现在国内较熟悉的智能工厂、智能供应链、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降低成本,以及规范化管理上游端供应商质量。再往后端推移,工业4.0技术也可被广泛应用于设备智能维护及实时服务、打造数字化工作环境,以及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提高营销效率,提供更优质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等。
数字化工厂的打造有别于传统业务模式
数字化可以让制造型企业从根本上改头换面。数字化工厂的核心特点是:产品的智能化、生产的自动化、信息流和物资流合一。目前,从世界范围看,还没有一家企业宣布建成一座完全数字化的工厂。西门子虽然在全球有样板工厂,但还没有在全球范围进行全面推广。
领先的制造型企业正采用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实现生产乃至整条供应链的数字化。这些技术包括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端至端的实时规划和互联、自控系统、数字孪生等。凭借这些技术,效率得以提升,企业能够批量生产高度定制化的产品。然而,想要完全发挥出数字化的潜力,企业仍需要与主要供应商和大客户实时互联。
在讨论数字化工厂的未来图景时,提到最多的是“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这需要企业从6个维度建立相关的企业能力:1.强大的客户需求收集和分析能力;2.社会化交互的产品研发体系;3.模块化、智能化的产品制造工艺;4.高灵活度的供应链管理;5.与客户需求匹配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维护能力);6.智能的库存和物流管理体系。
除了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数字化工厂的未来图景还包括能源的节约(据测算有大约12%的能源节约空间),让供应链更加安全,以及准确地寻找到相关领域专家的问题解决方式。而且数字化工厂的生产模式不仅局限于生产终端消费品的企业,生产设备的企业一样可以通过实践数字化工厂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提高交付效率、合理管理产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