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RSSApp/Android客户端iPad客户端手机版天猫旗舰店

云计算资源交易平台:开放共享资源破供需难题

作者: 2018-08-29 13:51:53 0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方兴未艾,作为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网络接入和云服务行业也随之迅猛发展,中国云计算基础设施资源短缺的时代已经结束。然而,云计算基础设施行业,过去十年都处于数量型增长阶段,行业规模增长源自于投入资本的增加,而不是效率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创新;其商业模式、管理手段和产品创新,已与行业的快速增长不相匹配,严重滞后于需求层面的变化。

在行业供给侧,一方面各类基础设施遍地开花,承载数据互相联通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公网繁忙”,而另一方面却存在基础设施使用率普遍较低,网络资源大量闲置的“乱象”。同时在行业需求侧,用数据判定业务、进行决策、挖掘大数据以了解客户、知晓实现业务增长的发展方向则非常热络。

针对行业供需两端的痛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扬带领其团队搭建“云计算资源交易平台”,2016年4月6日,云计算资源产业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同日,云计算资源交易平台正式上线。“云计算资源交易中心平台”以客户为中心,以资源开放、共享为目的,除了开放资源平台外,还搭建出大数据平台、广告平台、契约平台;开放和汇聚了公有云、政企云、混合云、IDC托管机房、政企自有IDC、内容分发网络、电信运营商、独立软件商、运维服务、经营租赁等多种资源。

解决方案:三大平台互通互联

云计算资源交易平台包含三个层面的互联互通:数据中心、网络资源和云资源。通过这三个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平台,为行业供需两侧构筑起创造性的、有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1.数据中心交易平台:通过平台,服务商不仅可以发布资源,同时也享受产品管理、报表管理、身份管理、故障报告、分析结算、资源对接等诸多高价值服务。而平台的服务也涵盖了零售门户、批发门户和运营商门户等不同的属类,既帮助服务商消化冗余资源,用户可以通过平台高效地按需使用资源,甚至可以实时共享全球资源。目前平台已汇聚了上百家数据中心,整合机柜数量超过13万,包括中国电信、中航信、日本KDDI等知名数据中心提供商。

同时依托数据中心交易平台,实施两大项目:数据中心交叉直连项目和智慧城市分布式云数据中心项目。数据中心交叉直连项目:跨数据中心负载虚拟机的迁移、灾备等分担需求,使得二层网络的扩展不仅止于数据中心的边界,还需要跨越数据中心机房的区域,延伸到同城备份中心、远程灾备中心。依托数据中心交易平台,云计算资源交易中心正在进行针对约100个数据中心的交叉直连项目。

智慧城市分布式云数据中心项目:该项目用以部署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云。在充分考虑满足分布式云数据中心物理分散、逻辑统一、业务驱动、云管协同、业务感知的需要基础上,将分布式云数据中心将多个数据中心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围绕跨数据中心管理、资源调度和灾备设计,包括实现跨数据中心云资源迁移的云平台、多数据中心统一资源管理和调度的运营运维管理系统、大二层的超宽带网络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能力。平台的分布式云数据中心将为智慧应用带来前所未有的价值和全新的使用体验,早已成为分布式云数据构建城市信息的共享平台。

2.网络资源交易平台:在网络资源互联互通平台上,包括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内容提供商和企业等用户皆可以轻松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交换互联网流量,目前已整合了约2000G带宽容量。作为独立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服务平台,网络资源交易平台使数以百计的网络之间形成有效互联。通过集合对等,配置了众多高效的连接,交汇到单一的硬件平台,结合安全服务和丰富的互联网络配置环境,在全国、亚太、甚至全球范围,提供了一个可靠的IP网络交换连接服务。已建立的交换节点,由于允许网络、云提供商以及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实施对等关系,实现了更好的网络效率。同时用户参与网络创建和管理自己与其他提供商的连接,保留对流量的控制,可以在提高网络性能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3.云服务交易平台:云服务交易平台汇集了众多云服务提供商,为用户在本平台上建立起负担得起的、私人的、高性能的云资源连接。平台提供先进的互联服务,让客户可以绕开公共网络,实时通过自动配置的虚拟专用连接,直接访问多个领先的云服务。

特点:人工智能破解三大难题

相较于其他此类平台,在解决供需两端问题的过程中,云计算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运维、能耗和网络问题:

1.解决运维的问题:运维是云计算基础设施技术人员工作的最重要一部分,基础设施里有成千上万台的设备,通过人工检查是非常耗时的。目前业界通用的方式是,设计自动检查的监控平台,根据经验,在收集的日志中搜索可能存在隐患的关键字,如果有,就及时发送给技术人员,进行审核。有些会将这些日志进行分类,然后只有级别严重的问题才会发到技术人员手上。显然,这种运维的方式仍然离不开人,最终依然是技术人员进行运维管理判断。云计算资源交易平台则不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代替技术人员分析收集的数据,再识别模型,并根据相应模型做出判断,自动下发动作指令,完成自动化运维,整个过程不需要人来参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参与设施运维,处理效率高,能大大降低人为出错的概率。

2.解决网络的问题:网络已经成为数据中心里最封闭、最为传统的部分,最需要做出改变和创新的部分。云计算资源交易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网络改造中,形成“知化网络”。“知化网络”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感知,网络能够感受到网络内部的流量变化,感受到外部的环境变化;

二是知道,不仅能够感受到这些变化,网络同时还能知道这些变化代表了什么意义,应该如何处理;

三是知识,通过经验的累积和不断的学习,这些能力最终会转化为网络自身的知识体系,网络能够主动判断和行动、进化更新。

该平台人工智能在网络中的应用,首先是将网络的硬件能力与软件控制分离,对外更快地提供标准化服务,实现“灵活网络”。随后,定义人工智能相关规则和标准,实现个性化应用。最后,人工智能将网络变成智能决策,连接广泛智能设备,提供人性化服务,网络与应用融为紧密的整体,网络与智能合二为一。

3.解决能效的问题: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是能耗大户,常常成为绿色环保人士攻击的对象,巨额的电能费用支出已经成为数据中心高速发展的瓶颈。教授该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设计PUE(pue数值越低,能耗便越低)的计算方法,通过采集数据中心里的各种运行参数、设备状态、环境等,进行数据建模,最终得出PUE数值,然后再根据PUE反推哪些因素对PUE影响最大,再去优化这些部分。通过降低PUE提高数据中心能效。

成果:创造性解决行业痛点、平衡供需矛盾、引导新需求

“云计算资源交易中心平台”是共享经济在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领域的具体应用,也是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实践。根据供给侧改革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明确要求,重资产型行业需要开拓新思路、寻找新方向、打造新产品,实现由资金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密集型转变。“云计算资源交易中心平台”即是通过共享经济的应用,创新产品、改革供给侧,帮助云计算基础设施行业去低利润、高污染的过剩产能,为新的产能提供空间,同时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运维和管理效率,补产品短板、结构短板,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并帮助迫切需要信息服务云化和混合IT等产品的用户,实现快速部署,达到平衡供需关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在供给侧,依托云计算资源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地方和区域信息服务业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平台专注于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整合和创新,并通过对云计算基础设施进行资源整合和运营,推动了全国云计算资源产业主体间的广泛交流和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有效推进云计算行业与信息通信行业的融合创新,通过平台的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供应商更快的接触到用户,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国云计算基础设施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和利用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准确找到及规划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需求侧,平台帮助用户彻底改变了信息服务的购买方式:传统模式下,底层硬件、基础软件授权、应用软件授权费需单独考虑,并且为了保证系统的健壮性,这些投资往往要进行放大用于应对业务短期峰值对系统造成的冲击。但通过云计算资源交易平台,整体信息应用服务不但实现了定制化,而且实现了底层逻辑基础资源、基础软件和应用的一体化,即信息服务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出现,应用与基础软件和底层逻辑基础资源的优化在服务中得到保证,同时用户购买服务的颗粒度也进一步细化并且实现动态化调整。在投资模式上,企业的IT 费用 支出也将从资本性支出为主向运营性支出为主转变,大大降低了初期费用的投入。同时平台帮助用户建立起新型的IT 机构:现在大多数企业面临混合IT 的大调整,云计算资源交易平台是把这些云和传统的IT 架构结合变成一个新兴的产业。通过有计划融合现有和新兴的技术和服务,让企业能够满足甚至超过每个客户不断增加的需求,使新的IT 架构能够符合不断增长的需要,使IT 将过去的技术和现在的技术融合起来,然后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平台帮助企业快速寻找混合IT 系统必须依赖的合作伙伴,引入新的设计思路和良性方案以降低复杂性,并且为业务提供创造力支持,快速打造强大、灵活的全新业务平台,找到合适的专家。使IT 变成一个混合模式,可以量身定制满足各种不同。

目前平台有上百家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商参与资源交易,已整合超过13万个机柜和2000G带宽容量。服务商不仅可以通过本平台发布资源,同时也享受产品管理、分析结算、资源对接等诸多高价值服务。目前平台已上线运营,在服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芝加哥期货交易市场、惠普等诸多客户上形成了多个成功案例。例如帮助IDC运营商迅速在全国完成分布式混合云部署,确保生产环境一致性,减少运维风险,使其能够实现混合云节点的动态扩展,轻松应对业务量的不断变化,全方位有效保证其混合云的高可用性等。

未来平台将致力于针对全球已经加盟和将要加盟的100多个数据中心实现交叉互联,和100个以上城市建设部署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云。(王婷/编辑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