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则关于奥巴马总统遇刺的消息,让美国股市市值一天蒸发了1300亿美元。而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条推文让亚马逊创出两年来月度股价最低值,特朗普称:亚马逊“向国家和地方政府交的税几乎为零”。
事实证明,这两条消息都是假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希南·阿拉尔将这类消息称为“假新闻”。经过研究,他与合作伙伴发现:假新闻远比真相传播得更远、更快,也更彻底和广泛。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情况还将继续恶化。而假新闻影响着世界的方方面面,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研究假新闻并非希南·阿拉尔的专业。他的研究发轫于2013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当时,他和德布·罗伊在麻省理工学院指导索罗什·沃索菲的博士论文。爆炸发生后,他们和当天的人们一样,都到推特上寻找信息。“我们看到大量假新闻。”阿拉尔回忆说。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沃索菲,他出人意料地决定改变论文研究方向,专攻假新闻。三个人合作的论文成为《科学》杂志中,关于假新闻传播和延续的里程碑式著作。
与论文相比,发表在本期《聚光灯》的文章《真相,被搅乱》推进了讨论:阿拉尔不再只将目光锁定在一轮选举上,而是在更大范围内评估假新闻的散播并提出对抗方案。他在文中给出了制止假新闻传播的方法:教育参与者、改变激励机制、升级技术工具和适当进行政府监控。
如果读者想更深入地了解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可以阅读本期《聚光灯》的另外一篇文章《我们对假新闻了解多少》。
当然,作为一本商业评论刊物,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公司如何与假新闻作战。诸多业内人士均认为,在未来“深度造假”和“数字炒作”将会导致公众进一步丧失对电子信息的信任,并影响那些依赖声誉和公众信任开展业务的公司。为此,在不久前,一些有识之士在美国硅谷专门举办了相关峰会。《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高级编辑斯科特·贝里纳托为此专门采访了此次峰会的组织者之一萨姆·格雷戈里。采访内容详见《数字炒作与深度造假,当代企业的挑战》一文。
尽管目前并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但我们认为,对任何公司而言,为避免虚假新闻大肆传播、发酵并开始影响公司盈利,引入相关管理所需的技术和社交技能并加以重点防范,应该是各家公司的首要任务。我们的个人和企业声誉与价值创造密切相关,这将成为所有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