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已经成为全球现象,学者对此做出了回应。他们加倍努力来了解不良信息网络传播的方式和原因,以及制止方法。过去18个月来,他们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新研究,并提高了该问题的紧迫感。权威期刊《科学》2018年3月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假新闻的科学》(The Science of Fake News)。在这篇文章中,16位著名学者共同发出行动呼吁,敦促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与学者展开合作,共同评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研究人员在短短18个月内的大部分收获都有助于回答以下三个重要问题:人们浏览的虚假信息有多少?他们为什么相信这些信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有哪些?
虚假信息的影响范围有多大?
研究人员仍在试图了解有多少人受到了假新闻的影响,以及假新闻在网络上的覆盖范围。目前,他们已经能够根据调查数据、地理位置等资料来源进行估算。
举例来说,《经济展望杂志》2017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2016年总统大选前几个月美国假新闻的浏览情况。在一项针对1208名美国成年人的调查中,15%的人表示记得看过假新闻,而8%的人承认看到过一条假新闻并相信了。纽约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亨特·阿尔考特(Hunt Allcott)和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马修·珍茨科(Matthew Gentzkow)主持了本项研究。他们估计,平均而言,美国成年人“在大选期间都曾读过并记住了一篇或几篇假新闻”。
今年年初,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假新闻网站在欧洲似乎影响有限。例如,在法国(俄罗斯人被指控试图干涉该国最新一次的总统选举),大多数假新闻网站在2017年每个月都仅覆盖了网民的1%或更少。但当研究人员考察人们在Facebook上如何与假新闻互动时(例如分享和评论),“样本中的少数假新闻媒体引起的互动比老牌新闻媒体更多或一样多”。
普林斯顿大学的安德鲁·盖斯(Andrew Guess)、达特茅斯学院的布兰登·奈汉(Brendan Nyhan)和埃克塞特大学的杰森·瑞弗勒(Jason Reifler)2018年共同发表一篇论文,率先发布了对2016年总统大选前后主动寻求假新闻的美国人的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估计有27.4%的美国成年人(约四分之一)浏览过假新闻网站上一篇支持特朗普(Donald Trump)或希拉里(Hillary Clinton)的文章。2016年10月7日至11月14日期间,人们在假新闻网站上平均看过5.45篇文章。
盖斯、奈汉和瑞弗勒还发现,假新闻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一小部分美国人身上。假新闻的访问量中,有近60%来自信息浏览方式最保守的10%的美国人。
这项研究另一个可能令人惊讶的关键发现是:“一般来说,假新闻的浏览似乎是对硬新闻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浏览最硬新闻的人群对假新闻网站的访问量最高,即便在政治知识最渊博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也未明显降低。”
这一发现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硬新闻迷也想获得假新闻?对有些人来说,这可能只是出于好奇,惊悚的标题或煽情的照片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但有些人相信了他们在假新闻网站上发现的信息,哪怕没有得到既定事实或科学证据的支持。
为什么人们会相信虚假信息?
学者几十年前就已知道,人们倾向于寻找和相信那些能证实他们已经认为真实内容的信息。现在,社交媒体和使用社交媒体的友人组成的全球网络成为新的因素。在Facebook和推特等网络平台上,人们会放松警惕,因为这些平台是朋友、家人和同事分享照片、八卦内容和其他各种信息的地方。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传播学教授希亚姆·桑德尔(S. Shyam Sundar)在The Conversation网站上解释说,这正是人们对假新闻信以为真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已经将平台个人化——他们通过的朋友请求和“点赞”页面等其他操作反映了自己的兴趣和身份,所以一般不太会怀疑所接触到的信息。
桑德尔这样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定制新闻门户内容的参与者仔细检查假新闻的可能性较小,相信的可能性更大。”
越来越多的研究还表明,反复看到虚假信息可能会让人们相信这些谎言。由范德比尔特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丽萨·法齐奥(Lisa Fazio)领导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相比对某个主题的已知信息,人们有时甚至更可能相信重复的不真实事实。例如,即便研究参与者已经正确回答了苏格兰人穿的短褶裙被称为“苏格兰短裙”这个问题,但在他们多次阅读“苏格兰人所穿的短褶裙名叫纱丽”这句话后,他们相信这个错误说法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
同样,即将发表在《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阅读过假新闻的读者再次看到它时,更有可能认为那是真的。即使新闻中有警告表明其传达的事实存在争议,如果读者事先看过该新闻,仍会选择相信。
如果人们认为假新闻是真实的,他们就可能随意地分享。正因如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遏制其传播的方法。
如何制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在美国的一些地区,官员正在推广新闻扫盲计划,帮助美国人更好地评估在线内容的质量。不过,现在还为时尚早,无法判断这些措施最终能否帮助人们改掉坏习惯。
事实检查是否有效,或试图纠正不良信息的补救措施能否解决问题,相关研究对此观点并不一致。
达特茅斯的奈汉和埃克塞特大学的瑞弗勒发现,纠正信息的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产生逆火效应。他们2010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更正失败时:政治误解持续存在》(When Corrections Fail: The Persistence of Political Misperceptions)被广泛引用。报告指出,在有些情况下,人们面对事实信息时会更坚定地坚持错误信念。例如,当政治保守派面对有关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正确信息时,他们更有可能相信伊拉克拥有这些武器。
然而,一些新研究的结论似乎与上述观点略有矛盾。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托马斯·伍德(Thomas Wood)和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伊桑·波特(Ethan Porter)即将发表在《政治行为》杂志上的研究表明,“逆火效应”并不常见。“绝大多数情况下,当获得纠正政治人物错误的事实信息时,即使犯错的政治人物是盟友,一般人也会接受正确信息,并拒绝听信不准确的指控。”
2015年,奈汉和瑞弗勒再次合作开展研究,试图纠正人们对流感疫苗的误解。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实验发现,向人们解释疫苗不会引发流感,有助于消除他们对疫苗及其安全性的误解。但传播这些新信息也产生了不好的后果:最担心疫苗副作用的参与者说,他们接种疫苗的可能性从46%下降到了28%。
这些结果与之前关于纠正有关麻风腮三联(MMR)疫苗错误认知的研究结果一致。“纠正信息减少了人们对MMR疫苗导致自闭症的偏见,但最抗拒疫苗的父母更不愿给孩子接种疫苗了。”奈汉和瑞弗勒写道。他们也是该研究报告的作者。
但也有新的证据表明,协助传播虚假信息的技术同样可以遏制其传播。《政治传播》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称,社交网络关系可以阻止不良信息的流动,至少在推特上如此。这项由康奈尔大学的德鲁·马戈林(Drew B. Margolin)领导的研究表明,发表错误言论的推特用户更有可能接受关注他们的朋友和个人做出的更正。
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吗?
尽管假新闻最近引起关注,催生了许多新的研究,但还有很多方面仍然很神秘。
比如,很多新研究主要关注美国政治,特别是选举问题。但社交网络推动了关于许多其他主题的对话,如商业、教育、健康和个人关系等。要对抗网络信息中的糟粕,最好先了解人们对这些主题的回应是否有别于对政治候选人和选举信息的回应。另一有效做法是,了解关于商业产品或教育趋势等某些主题的谬见是否比其他主题更难以纠正。
正如16位学者在《假新闻的科学》一文中所指出,人们需要采用跨学科程度更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群社会科学家和法律学者还强调,人们需要更多了解基于平台的检测和干预措施。他们在行动呼吁中,敦促谷歌、Facebook和其他网络平台的领导者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平台过滤信息的机制。他们写道:“从工业界和学术界的角度来看,科学协作正面临挑战。然而,超越市场力量的道德和社会责任让平台能够将自身独有的数据贡献给假新闻科学。”
丹尼斯-玛丽·奥德韦是哈佛大学肖伦思特媒体、政治和公共政策中心“记者资源”(Journalist’s Resource)项目的执行主编。该项目旨在拉近新闻与学术界之间的距离,主要目标是更多通过科学证据和高质量的同行评审研究,帮助记者提高工作效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