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娱乐集团有限公司(银河娱乐)是嘉华集团的娱乐休闲业旗舰,也是亚洲地区最具规模的综合娱乐发展运营商。澳门回归后,成为中国唯一允许经营博彩业的城市。2002年,凭借嘉华集团在酒店旅游业的多年经验,银河娱乐集团突围而出,击败了18家世界级的强劲对手,投得澳门娱乐牌照,成为6家持牌运营商之一。在澳门被定位为国际旅游休闲中心之后,许多人想在博彩领域大展身手,银河娱乐董事局主席吕志和却独具慧眼,认为娱乐休闲业才是集团真正的发展路向。他一直不变的观点是,澳门应多元化发展,降低博彩成分,弘扬中国文化和艺术,发展更多非博彩元素。
因此,过去10多年间,他积极提出把MICE(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会议、奖励旅游、大型会议和展览)延伸为MICEE(后一个E是Entertainment娱乐)的新概念,融汇娱乐、文化、酒店、餐饮、交通、零售等行业于一身,为香港和澳门的长远发展出谋献策。
目前,银河娱乐拥有及经营位于星际酒店及娱乐场、经营三家城市娱乐会,及“澳门银河™”和“澳门百老汇™”两个集休闲、度假和娱乐于一身的大型综合度假城,为澳门创建一个极具亚洲特色的度假新胜地,标志着澳门旅游业发展的新里程。
吕志和13岁时,就在日军的战火下肩负起养家的责任,有着传奇的创业历程。他于1955年在香港创立嘉华公司,进口战后剩余的重型机械设备,开拓石矿业自动化先河,确定建筑材料业的领导地位。而后涉足地产和酒店业,以特约经营权模式与国际酒店品牌合作开设五星级酒店,业务遍布中国的内地、香港、澳门和美国。2002年,公司进军休闲娱乐产业。
在创业之外,吕志和特别注重环境保护、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旗下的建筑材料板块将业务重点放在综合环保建材上,引进新技术开发矿渣微粉生产业务和钢厂水渣循环再造,在“采石取材、建家兴国”理念引导下,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教育方面,吕志和捐资兴建修缮了122所中小学,以及在北京、上海和香港的顶尖学府的多种项目。吕志和有感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和方便之余,人们应重新重视和守护可贵的传统价值和道德观念,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吕志和还于2015年创立“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目的是表彰为人类文明作出恒久卓越贡献的人士或团体。
在“2018中国百佳CEO”榜单上,银河娱乐的吕志和排名第二,同时他在英文刊的“2018全球百佳CEO”中也榜上有名。吕志和在商海驰骋60多年,是什么原因让他一马当先,保持长久的领先地位?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专访时,吕志和表现得很平和,他认为企业长久成功的秘诀是稳扎稳打。
HBR中文版:嘉华集团涉足建材、地产、酒店以及休闲娱乐等多个行业,又经历了无数的技术浪潮,现在仍然屹立不倒,有什么诀窍?
吕志和:关于成功之道,我认为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团队精神,二是子女的配合。对于一家持续经营60多年的企业而言,一定要稳扎稳打,靠着团队的集体力量去解决发展中各种困难。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企业就会不断成功。另外,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子女也在集团工作,我对他们的要求,依然是要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做事。在香港金融风暴之后,汇丰银行的人曾问过我,经历各种经营风险,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凭着稳扎稳打,保证公司一路平稳向前。
HBR中文版:这么长久的经营,会面临各种机遇,你们是如何识别和抓住机遇的?
吕志和:我们首先要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学习先进经验。同时要了解自己的长处,怎么能将自己与这些先进技术和方法结合起来。有两种方法,一是建立深入的合作计划,二是请一些有能力的人加入公司。比如在绿色发展方面,我们会投资购买先进设备,会与先进的企业合作,然后依靠合作计划,让自己的企业变成先进。
前面提到领导团队的重要性。领导团队是企业的排头兵和触角,他们有一项重要任务是了解和挖掘最新技术。他们要判断新技术能够为我所用,还要推动有用技术在集团里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团队要带领公司上下不断变革,要让新技术成为公司的一部分。
HBR中文版:你在做出比较重大的商业决策时,会问自己哪些问题?
吕志和:比较重大的商业决策都是领导团队来操作的。如果是几十亿元这样大的生意,领导团队一定会进行前期的调研,把所有的细节都落实到位。我是在大方向上既看世界的局势,也审视自身发展的情况,要明白成功的几率,也要对风险有清楚的认识,包括财务状况,看看是否能够承担这样的风险。最后一定是由领导团队去研究和做最后的决定。
在面临开拓新业务、转型等重大决策时,我们会特别慎重,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不把企业置于大风险之下。总之一句话是,实事求是,量力而为。
HBR中文版:你认为当今的企业领导者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吕志和:现在世界进步发展很快,资讯的传播也很迅猛,企业家要根据科技的进步来进行一些改良。比如,过去较长时间汽车是靠汽油来驱动,现在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过去人们付款用现金,现在用手机电子支付,这些都是技术带来的变化。所以我们要面对这种新旧变化,知道自己和企业如何去适应这样一个环境。
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很难预知,比如我们不知道人类未来的工作岗位会不会被机器人广泛取代。企业的掌舵人,应该放眼长远,立足现实,就是要走一步看一步,审时度势地经营自己的企业,要紧跟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
除了科学技术,政治政策和国内外局势也会造成很多不确定性。特朗普的政策变化莫测、英国脱欧、欧洲的难民问题、香港楼市新推出的征收空置税等等都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所有这些问题,我觉得更多的应该从人的心态上去考量。企业家重要的是要有从容不迫的心态,能够公平地去竞争,让这个世界更加平静,而不是去制造很多纷争。
HBR中文版:目前紧张的中美贸易局势,对你的产业有直接的影响吗?
吕志和:这种影响是肯定存在的,但影响不是那么大。我认为对科技产业的影响是最大的。
HBR中文版: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的冲击很大,你认为科技其实不能改变的部分是什么?
吕志和:科技是可以改变大部分东西,包括像现在性别也是可以通过科技来改变的。我有一个提议,对科技发展要适度地限制,我们要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关注。如果科技发展非常迅速,那么可能很多事情不需要人来做,都交给机器了。那种时候,如果处理不好人与机器的关系,人类就可能变成无所事事的米虫。但在考虑处理人与机器的关系之前,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了解和互相帮助才是让世界和谐向前发展的大前提。
HBR中文版:想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平,最重要的是什么?
吕志和: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人性”。我们要与人为善、互相尊重,这样才能共存,才能共享这个世界提供的资源。事实上资源是不可能做到平均分配的,就像是一棵树,有树枝、树叶、树根,每个人只能分得一部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能都想要同一个东西,大家都要有一种共享的心态,无论得到的是什么,内心都能够去接受它,这样大家都会感到平静。我们每个人的心态不是由万物来给予的,而是自己的一种选择,我设置“吕志和奖”的目标就是希望培养大家能够有这种共享资源的意识,不要去纷争,不要去破坏。
HBR中文版:除了设置“吕志和奖”,嘉华集团在企业层面有哪些措施来助力环境保护?
吕志和: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直很注重环境的保护。20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推动“绿色的集团”。我们和炼铁厂合作,炼铁用到很多炭,会留下很多水渣和煤灰,引用德国的技术,我们把这些废物做成微粉,然后用到水泥生产里面,得到高品质的水泥,成为高档的建筑材料。同时,我们在建材生产过程中,也回收了灰尘。现在嘉华建材已经变成了一家规模庞大的综合环保建材生产商,这些环保建材广泛应用在内地和港澳地区的基建项目。
再往前追溯,20世纪60年代我们获得了香港政府第一个新型大型石矿场——安达臣道石矿场开采权。我们的开采方法是竖井法,所有的流程都要经过竖井,虽然这种方式成本比较高,但保护环境。坚持绿色开采贯穿在石矿场的始终,当2017年安达臣道石矿场完成历史使命之后,我们进行了重整及美化工程,移交给香港政府,用以给市民盖住宅。
齐菁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撰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