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上网购买日用食品杂货——2016年美国卖出的食品杂货4%是通过在线购买,这个数字在10年内将达到20%——零售商要进一步理解消费者习惯的压力增加。一项对比网购和实体店购物的新研究给出了有意义的成果。
研究者运用一家2015年开始运营网店的大型连锁超市提供的数据,考察了3.4万家庭在两年半里的购物历史。研究者发现,网购时消费者比较不在意价格,不太会为省钱而寻找代替品,平均每月比实体店购物多花49美元。这一增长并非平均分布。网购消费者在通常包含健康食品的品类上花费更多,如奶制品(平均增加3.8%)、水果(5.9%)和蔬菜(7.4%),更少购买饮料(减少5.2%)、油(4.1%)和糖果零食(13.6%)。
研究者表示,以上结果与“人们关注未来时会做出更好的决定”这一行为理论一致。网络购物和收到产品之间的时间差促使人们选择更健康的食品。而且网购时干扰(噪声、孩子等)级别和产品摆放方式的影响较小(网购没有收银台小商品和货架两端的展示),消费者可以克制自己。对于零售商而言,“更复杂的网络定价战略,考虑了两种购物环境下便利的价值有所不同这一事实,有助于提升网店收入,”研究者写道,而对于政策制定者,“推荐健康产品(通过实体店或网店的商品陈列)的活动可以提升人们购买食品的质量。”
关于本研究 《网购对食品需求的影响》(The Effect of Online Shopping on Grocery Demand),凯瑟琳·哈里斯(Katherine A. Harris),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