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见过同事对他们的技能或知识信誓旦旦充满信心,但后来才发现他们其实根本一窍不通。自信通常被视为一种积极的特性,但过度自信到什么程度就变得风险太高了呢?一项新的研究认为这取决于如何表达自信。
研究人员进行了五项试验,参与者必须从他们观察的另外两个对象中选择一人来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有的试验全部为男性或女性,有的试验为面对面会谈,有的试验在网上进行。每次有一个对象在语言上或通过非语言方式(身体语言)展示自信,另一个人表现出谨慎。参与者绝大多数都会选择自信的伙伴。在作出选择后,他们被告知在练习中两人均表现很差,并再次问他们宁愿选择跟谁合作。他们仍选择那个通过非语言方式展示自信的人,而不是谨慎的那个,但现在他们都不选那个口头上过于自信的人。
研究人员称,非语言方式的自信就像调情:微笑和眼神接触在表达“我对你有兴趣”时比直接说出来更安全,因为这样保留了可以否认的可能性,类似现象也适用于表达自信。“正是由于它是一个非直接的信号,我们认为通过非语言行为展示自信的人能够利用这种信号所带来的好处,却不会产生如果实际表现不如预期的成本。”研究人员在报告中称。
关于本研究《过度自信是否是社交责任?用语言对比非语言方式表达自信的效果》(“IsOverconfidenceaSocialLiability?TheEffectofVerbalVersusNonverbalExpressionsofConfidence”),作者:伊丽莎白R.坦尼(ElizabethR.Tenney)等(《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2019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