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进入公关行业纯属偶然,23年前无意间帮助公司处理一起危机公关事件,就此走进公共关系的大门。从接线员、小秘书到索尼中国副总裁,再到京东副总裁,李曦完成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女性职场进阶之路。
HBR中文版:结束了前两段职业生涯,你出了一本书叫《职场有意思》,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李曦:这本书是我基于自己的职场历程来与年轻人分享如何获得更好的职场体验和成为更想要的自己。我的职场经历其实很简单,第一段是在索尼18年,从端茶倒水的秘书到当时本土提拔的唯一女性副总裁;第二段是2013年正式加入京东任副总裁帮助京东搭建了公关体系。但我的职业生涯又很具有典型性,我分别就职于外企和民企;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行业;我经历了从最低职位进阶到接近最高职位的职场之路,我遇到过天花板,打破过天花板;我偶入公关行业大门,一路从学徒成长为师傅(现在我给很多企业管理团队做专业公关培训)。当我结束这两段职业生涯,有不少年轻女性跟我倾诉她们的困惑,希望寻找到答案,我似乎看到了不同时期的自己,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我决定梳理我的职业历程与80、90后分享我对职场、行业乃至宏观商业环境的观察、认识、心得和感悟。
你认为职场人最重要的心态是什么?
首先,是积极、乐观,不断学习。职场上的困难太多了,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很容易沮丧、被动。另外,一定要不停学习,否则就会落伍,无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其次,看准大方向,不过于在意得失。只要你认准了自己的职业大方向,不计较当下得失,往前走,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好。我始终觉得付出是正常的,帮助别人是我们应该做的,这些就应该是我们的生活。不过多期待回报,反而会收获一些意外惊喜。
进入公关行业20多年,经历了无数公关危机,惊喜和沮丧并行,你如何为自己减压?
我个人不觉得压力特别大。我是从危机公关开始进入的公关行业,23年来一直在做著名消费品牌的公关,风险和危机隐藏在很多地方,随时随刻都可能发生。我不觉得哪件事是轻松的,每件需要处理的公关事件,无论大小,都是对公关的考验,这是职业公关人的常态。最重要的是平时与产品、服务、法务等多个部门做好沟通,全面深入了解业务和人,建立可信赖的沟通体系,还要提前做好预案,这样才能让公关负责人无论遇到多么重大紧急的突发事件,都不出现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
今天的公共关系环境,已经跟你入行时大不相同。你认为公共关系行业跟上环境的变化了吗?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的两个核心要素仍然是内容和渠道。在去中心化的信息分发时代,要想被看到,被理解,被记住,对传播内容的质量要求更高了。但在很多企业里,公共关系仍然被置于市场部之下,没有发挥出它的战略价值。
我现在是一家全球首席传播官组织中国区高级顾问,我鼓励有规模的企业都设立自己的首席传播官,首席传播官可以在日益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帮助企业制定沟通策略,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做恰当得体的沟通;也会帮助企业更好地展现社会价值,从而更可持续发展,为社会长期接纳,成为更好的企业公民。
你挑选团队成员的标准是什么?
有好奇心,学习能力强,有担当。我不担心员工有缺点,每个人都有缺点,我更在意他们的优点。与其指望员工把短板补起来,不如去让他发挥所长。我们自身也同样如此。
女性高管仍然是少数群体,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女性如何在职场上突围?
女性高管确实少,尤其在科技行业。但在我看来,在职场上,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终究还是要看能力和绩效。当我在职业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更倾向于找自己的问题。女性有生育、养育子女压力,许多女性在生育以后就把重心完全转向了家庭,这非常可惜。我有小孩后家人给了我巨大支持。女性可以想办法从一些琐碎的家庭职责中解放出来,这样才更有可能在职场中大显身手。
职业有意思但职场也不容易,你如何始终保持着进取心?
我就是不停地在做事中学习,在学习中做事。我在索尼做到副总裁时,可以选择安稳地工作到退休,但那也意味着我已经看到了十年后的自己。可是人生不就是不断体验吗?那时我已经看到了一个时代浪潮的来临,为什么不去体验一下,学习更新的东西呢?对我来说,这个职业转型不仅是一次全新的人生体验,也如同一次实践中的MBA学习,何乐而不为?
李源| 访 时青靖 | 编辑
李源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编辑总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