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泰勒的“科学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源起,那么无论是早期福特的T型车流水线,还是近代丰田的精益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思潮一直都沿袭着工业革命的窠臼在缓慢挪动,百年来未有大的改观。直到科技与互联网快速崛起,引发了社会关系、经济体系、组织形态、人的思维方式等一系列庞杂而多元的变革。人力资源管理正是在这股强大力量的裹挟之下,开始被颠覆、被加速。
表面上看,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已不仅停留在人才的选育用留上,它的边界被无限拉伸,有形无界。更深层的变化还来自组织和人,比如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使得组织结构与员工关系变得扁平化,这让人力资源管理开始向数据化、平台化、去中心化方向靠拢。同时,新生代员工的工作诉求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而更注重自我价值被认可。他们普遍受到新媒体或具有算法推送的App影响,思想动态和诉求难以把握,“社会化”属性逐渐超越“企业化”属性。员工不再忠诚于某一家企业,更换工作变得容易且频繁。
正是基于上述变化,企业管理者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最大程度激发新生代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将会是组织效能提升需要面对的新挑战。
寻找提升组织效能途径
组织效能的提升,一方面需要公司管理者在做决策时对公司的现状以及员工发展等方面做出精准的判断,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可落地的有效方案;另一方面,员工自下而上的主动自发性响应与积极配合,促进企业战略和文化的有效落地。
过去的向管理要效益,向管控要方法的套路,在关注创新求变的互联网时代已很难再产生效能的重大突破。企业需要重新聚焦如何激发个体活力,通过人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跨越增长曲线,把握新的市场增长机遇。因此,企业的管理团队首先要在理念上进行突破,不再只聚焦于传统业务和管理诉求,而是思考如何通过提升员工体验,激活人才队伍,赋能人才创新来助力业务转型和实现领先增长。
在这个科技改变一切的时代,管理理念和业务模式的变革同样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科技手段进行牵引和支撑。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谁率先掌握了创新的科技力量,谁就在通往成功变革的道路上迈出了稳健的一大步。
推出双引擎管理模式
腾讯基于自身的独特基因——产品化理念+平台化思维,创新推出 “管理驱动+自组驱动”的双引擎HR管理新模式。产品化理念以用户为中心,以打造满足用户需求,甚至超出预期的产品为目标。平台化思维承载人与人以及人与工具之间的连接,背后是强大的市场意识。具体对应到人力资源管理层面,是将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增强用户黏性,使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是行政命令,而是员工自主自发的管理形式。
双引擎HR管理新模式分为管理驱动和自组驱动。管理驱动围绕传统招聘选拔、绩效评估、组织发展、培训发展、薪酬福利、人事管理六大模块,以流程和数据为核心,推动管理提效。自组驱动是在管理流程的全链条中,放大并聚焦核心关键节点,通过数字化手段触达节点上的相关角色用户,以提升体验为牵引,激发员工的自驱力,反哺管理,实现人才增值。我们在成长护航、流程加速器、自主服务和智能助手四大领域中,通过打造员工体验更好的产品,让员工乐于参与,贡献真实的数据和行为,带来个人提升与管理改善。
管理驱动和自组驱动如同人的大脑和四肢。为了更好地协同,需要一个类似躯干的中台来进行连接和融合,双引擎云平台就担负了这样的使命,这样可以形成双引擎相互促进的加乘效应。管理驱动无法衍生自组驱动,但可以为自组驱动提供指引;自组驱动可以通过双引擎云平台的能力和解决方案,反向助力管理提升。
管理驱动。腾讯致力于打造HR数据中台和TBI数据能力,整合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职业发展轨迹、认证实践以及晋升路径等数据,由此构建数字化的人才标签和人才画像。管理者可以通过人才画像,实时掌握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轨迹,进行人才选拔,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职业发展建议,让人力资源管理从感性认知变成可量化,提高决策的精准度、精细度和具象化。基于机器学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建设智能服务机器人,向员工提供一系列个人成长领域的智能服务,包括:智能推荐、智能问询、智能助理等,提升员工学习与成长的主动性,更好地满足不同个体的个性化发展诉求。
自组驱动。疫情期间腾讯通过“E入职”产品,实现简历的批量导入和识别、在线预约入职时间等功能,极大地提升入职流程效率。同时,通过OCR技术自动识别员工的证件信息,支持在移动端自主选择入职时间、查看入职指引信息,并且能贴心地唤起导航,前往公司指定地点报到,提供温暖、便捷、有趣的入职体验。
“双引擎”驱动模式在腾讯内部经历了多年的实践,以一系列人力资源产品作为理念载体,赢得良好的用户口碑。一方面,腾讯通过灵活好用的管理驱动型系统,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提效,辅助决策;另一方面,以用户为中心,打造好用、好玩、感动、成就的员工驱动型产品,激发员工的内驱力和创造力,形成一种助力企业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
实践证明, “双引擎”的共同发力,能够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改善企业管理问题的同时,发挥“1+1>2”的效果。
开放共享,实现共赢
腾讯在推出双引擎驱动的SaaS人力资源数字化产品和工具——“腾讯HR助手”的同时,也积极与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连接。一方面,对已经具有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以管理驱动型产品为主的传统企业,腾讯构建了双引擎云平台,提供标准的组织、岗位、人员等核心信息接口,实现与企业现有人力资源主数据的无缝连接,在保护企业现有投资的同时,让企业自主选择符合需要的自组驱动型产品,快速补充建设自组驱动引擎,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自驱力,提升组织效能。
另一方面,腾讯在电子签约、简历智选、人才测评等领域,主动协同行业优秀的合作伙伴进行共创共建,不断丰富管理驱动+员工驱动的双引擎产品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科技向善、用户为先的产品选择。
实践证明,只有站在未来看现在,才能遇见未来。“双引擎”驱动的模式是腾讯管理变革思维的应用体现,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任何企业如果希望能在不断颠覆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环境中寻找出路,最重要的就是在管理理念上的变革,充分认识到技术给人力资源领域带来的颠覆式影响,激发个体创造力,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共生共赢。
马海刚| 文
马海刚是腾讯公司人力资源平台部总经理,HR科技中心总经理。
时青靖 | 编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