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子公司优衣库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扩张,以市值计,日本迅销集团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服饰零售商,其创始人兼CEO柳井正也多次登顶日本首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企业普遍面临巨大挑战,迅销集团的业绩虽也因此出现波动,但其表现仍高于市场预期。
在迅销集团10月15日发布的2020财年财报显示,优衣库大中华区及日本市场的业绩恢复步伐快于预期。优衣库的海外市场是迅销集团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优衣库海外市场的半壁江山。尽管受到疫情的不利影响,2020年大中华区的业绩表现仍然亮眼,5月起,门店销售超越去年同期水平,全年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0%。
11月5日,优衣库携1500平方米的“明日博物馆”首次亮相第三届进博会,彰显出该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进博会期间,在优衣库上海办公室,《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视频采访了柳井正,与其就疫情影响、战略布局方向以及中国市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采访中,柳井正分享了他在疫情期间对于人生、对于企业发展的心得,对于未来,他颇为乐观。
疫情是新时代的开始
HBR中文版:你如何看待此次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柳井正:谈到疫情,大家都说现在世界在分裂。我认为世界是连在一起的,这次疫情可以让大家意识到这一点。疫情后,居家办公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思考自己的人生、家庭还有公司的时间也变长了。对于我这样的经营者来说,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扪心自问经营到底是什么?人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未来应该如何成长?疫情给我们宝贵的时间。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疫情可能是迎来新时代的契机,我有这样的一个期待。
HBR中文版:新时代指的是什么?
柳井正:我们已经进入了这样的一个时代:信息通过互联网实时传播出去,无论哪个国家的人,无论你身处世界哪个地方都可以大显身手。所以全球化的优势也比以往更加明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全球经济做出贡献,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迅销集团,还有优衣库这个品牌,希望能够以身作则,在世界各地更好地发展。
HBR中文版:作为一家全球运营的企业,疫情对优衣库的影响是什么?
柳井正:我们在全球以Made for all为理念,为所有人提供最好的服装,而且实际的业务也是这样开展的。我们的课题没有因为疫情发生变化,今后还是会坚定不移地这样做下去。
HBR中文版:为何决定售卖口罩?
柳井正:只要顾客有要求,我们就会聆听。原本,我们并没有打算进入生产口罩的行列。然而,受疫情影响,我们收到来自顾客排山倒海般对于口罩的需求,改变了我们的决定。因为消费者对我们的信赖,口罩热卖得超乎想象,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惊。我们不会停留在一个口罩的原型上,未来会根据顾客的要求不断改进,把它做到极致。
HBR中文版:与其他品牌相比,Made for all的理念有何不同之处?
柳井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作为一家服装企业,没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是为每个人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提供一个工具,比如皮带、衬衫等等。优衣库是一家提供工具的企业。
HBR中文版:疫情期间企业界践行商业向善,你也一直在公司内部强调追求真善美。那么,优衣库生产“最好的服装”对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柳井正:我是一个生意人,做任何生意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的生意对社会、对世界没有贡献的话,那心里肯定是很凄凉的吧。
那么以何种标准衡量对社会的贡献呢?是我们从事事业的姿态,我们要追求真理,追求真正美丽、善良的事物。如果这些无法传达给消费者,那干脆就不用干了。很多企业的经营者可能只顾赚钱,但赚钱是为了什么呢?我对此感到很疑惑。我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事业对社会有所帮助。如果大家都有这样的心态,那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美好。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HBR中文版:十年前,你曾为迅销集团设定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服装零售商的目标。随着迅销与ZARA母公司INDITEX的市值差距越来越小,对你来说,成为全球第一还是重点吗?
柳井正: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应光是ZARA等所在的服装行业,而是包括运动生活产品等行业,像是阿迪达斯、耐克等等。还有很多其他行业,比如亚马逊。与这些公司相比,以量竞争没什么意义,要以我们的质量,我们的企业价值去抗衡。让全球很多企业都期待与迅销集团,与优衣库这个品牌合作,我们希望成为这样的一个存在。
HBR中文版:优衣库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柳井正:我从不关注行业的流行趋势。像我们的服装,我希望消费者十年之后还可以拿出来穿。我们追求的是Timeless(永不过时),或者是经典的、传统的、古典的风格,我希望优衣库的服装都有这样的品位。
HBR中文版:但你也曾表示未来西装可能会消失,为什么这么说?
柳井正:以前西装可能会为穿着者带来一种地位和档次,还可以配合时间、地点和场合换装。但现在这种观念已经很淡薄了,我工作时穿着羊毛开衫也可以出门见客。对我来说,只要服装符合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他穿了以后非常放心,既可以去见客,也可以非常舒适地生活,这样的服装才是最好,这也正是我们LifeWear服适人生的理念。
HBR中文版:2020年9月,迅销集团将无缝针织产品生产商Innovation Factory收为全资子公司,所以服装行业的未来将是基于科技与创新的竞争?
柳井正:在谈这些之前,我们首先是一家服装企业。我们的服装是不是真的好,我们是否能够把自己做好的服装的信息传递出去。相反,针对我们这家企业,大家是不是了解,我们做的服装是不是他们所希望的,拿到这些信息我们才能够产生创新。所以像数字化、科技、IT,它只是我们的手段。你最终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带来怎样的附加价值是关键。
HBR中文版:目前优衣库在中国的门店数量约为800家,已经超越日本,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市场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了?
柳井正:我不喜欢这种分开来思考和比较的方式,有消费者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市场。尤其是中国有14亿人,他们都渴望美好的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现在应对疫情都已经身心疲惫,希望大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我认为只有所有国家连通在一起,大家齐心生存、共同繁荣,才是真正的发展之路。
HBR中文版:在线下式微的情况下,优衣库为何选择持续开店?
柳井正:世界上不是所有东西都会被线上取代,中国线上的发展可能比实体店还要快,但其他国家的情况是不同的。如果消费者无法到店里看到商品,也可以选择线上购买,未来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购物的方式。我一直认为现实社会应该比虚拟世界更优先,所以我们应该要继续开设新店。
培养未来的经营者
HBR中文版:《哈佛商业评论》多次将你评为全球百佳CEO,但你曾认为自己不适合做生意,所以走到今天的秘诀是什么?
柳井正:大学毕业后我曾思考过,做什么事情能够让我不工作吃一辈子,但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我开始做生意。通过体验,我逐渐了解其中的乐趣,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把自己的想法传播给别人这件事,也是很有意义的。
这些年,我们公司增加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有很多像我一样的经营者。我对他们的要求是让下属去工作,让下属自己去思考、去行动。希望他们多去培养这样的下属。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照本宣科读标准答案,这就证明你没有用头脑思考。这可以说是我的一个管理风格。
HBR中文版:入榜是对坚持长期主义的认可,在领导优衣库的36年中,你是如何做到放眼长期的?
柳井正:我认为要把公司打造成一个面向全体员工的公司,要能够把真正有干劲、有动力的人提拔为干部,并且让他们以共同的心态,共同的志向一起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公司会去选人,同时人也会去选公司,我们是一个对等的关系,有很多优秀的人才进入我们公司,他们是带着志向和抱负而来的,我们希望多招聘一些这样的人,一起将公司做得更好。
HBR中文版:在公司的经营中,你最关注什么?
柳井正:我关注的是我们公司自身的成长以及每一位员工的成长。我们的员工,哪怕是今天来的临时工,我希望他们也能够像经营者一样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大家都用这样的心态工作,我们整体工作状态要比现在强几倍。
我们的理念就是Global One(全员经营),用全球最好的方式,实现全体人员参加的经营,因为我们是面向人做生意的零售业,而且服装的单价都很低,我们希望每个月都有回头客,否则我们的生意就无法运转下去。我们希望店里的临时工也能够了解我的心态,通过他们的努力,去提升和累积经验,未来说不定他也可以成为经营者。
HBR中文版:什么要素对你的成功至关重要?
柳井正:运气。大家好像都看不起运气,但运气还是很重要的。很多人都以为运气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实不是这样的,要自己努力去抓住这个运气,所以我才做得比较顺利。而且要和许多优秀的人交往,这个是很关键的。
HBR中文版:如何抓住好运气?
柳井正:为了让自己运气好,你今天应该做什么,每天要思考什么问题,还要有明确的未来方向,一步一步做的话,就会接近这个好运。根据这样的思路去培养公司的人才,建立公司的架构,跟合作伙伴搞好关系。而且不是说自己好就可以了,不能独善其身,要和其他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对对方也有意义,这样才行。
HBR中文版:你所说的“优秀的人”指的是?
柳井正:是希望把自己的公司经营好的人,希望公司产品的质量、业务范围,以及业务的数量持续增长,有这样抱负的人。而且希望提供世界上最好的商品及服务,即使他今天没有做到,但是未来有这样的目标和方向,我希望多和这些人交流和合作。
HBR中文版:在中国有这样的合作伙伴吗?
柳井正:在这方面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一些村干部成为乡镇企业的经营者,我们与他们合作,切磋如何把商品做得更好,如何提高产能。这些企业现在也到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拓展事业,可以说优衣库的成长和发展是与中国的工厂并肩前进的。这些工厂的老板们都是经营者的典范,我们互相尊重,共同成长,才有了今天。
HBR中文版:今年是优衣库首次参加上海进博会,中国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柳井正: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令人瞩目的成长。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就有今天这样令人刮目相看的成长,我认为可以称为奇迹,我希望未来中国可以发展得更好,我也愿为此做出贡献。
廖琦菁 | 文 钮键军 | 编辑
廖琦菁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高级撰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