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增长更加可持续、公平,让更多社会阶层能够在更公平分配和共同富裕当中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好处?如何构建可持续、有生命力的企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让技术能够在更多产业、公司和商品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这是巨大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
2021年10月28日,《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办,林肯独家冠名,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中文EMBA智力支持的“未来管理大会”在北京瑞吉酒店成功举办。我们用思考和行动,开启了未来新的可能。
序章:未来畅想-未来启示录 Apocalypse of the Future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中国经济:谁是新领军者?”
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养老问题是中等收入家庭的焦虑。哪里是增长点、哪里能够扩张是企业家的焦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供应链问题、减碳后的能源成本问题及新发展理念带来的转型难题等,是政府的焦虑。忙于生活没有时间表达焦虑则是10亿尚未进入到中等收入群体人口的焦虑。未来的希望在于“减轻痛点”和“缓解焦虑”。
两大要素帮助我们解决焦虑,第一:作为大多数的10亿人口。第二:科技。
谁能够抓住焦虑点,并用好两大发展要素,谁就能够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领军者。企业、地方政府和年轻人是未来领军者中的主力军。
郝景芳 第74届科幻雨果奖得主,童行书院创始人
“50年之后人类的全景生活”
今天最热门的两个领域是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科学家正在努力用“通识教育”的方法将人工智能做到多功能化。未来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会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机共生,虚拟现实,宅野上班族:将是未来的一日生活。
数字版图的架构、“元宇宙”、区块链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架构谁来提供?数字信息免费还是收费,如何定价?太空世界版图如何划分?数字世界会否有超越国际的治理架构?其中蕴含多种可能。这是未来50年商业要解决的基础问题。
50年后,科学技术将在智慧、能量、生命和宇宙四个维度上持续进化。
第一章:未来商业-未来已来 The Future is Coming
董明 云南白药集团首席执行官
“百年企业如何平衡传承与变革”
邂逅未来,把好奇心当工具。百年企业传承的是功能和目的、组织内部的连接关系和企业的要素构成。每个行业的内核和竞争力都在不停发生变化。中华老字号面临的挑战更多的是在产品创新、组织结构和人才方面。
云南白药的发展历程始终与创新并行,坚持长期主义与价值共生,在过去20年保持了26%的复合增长。保持动态变化和追求卓越才能真正接近完美。云南白药试图用回答问题的方式找到未来的解,用拥抱变革的方式拥抱未来。
数据驱动使医药健康行业变成了数据行业。深耕挖潜,突围拓界,进化升华,云南白药希望用系统的确定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未来二十年,做到行业的世界前十。
我们的事业就是要建造一艘驶向未来的船。
廖天舒 BCG 中国区主席,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
“超越卓越——9大策略应对全球商业新格局”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卓越”一词常被商业书籍用到,比如BCG1990年出版的《与世界赛跑和竞争》和1998年出版的《竞争策略》。彼时的视角相对单一,主要由商业表现和战略来体现。这种定义是否仍适合当今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
过去几年,如下力量给商业环境带来了快速和颠覆性的变化。一、全球社会矛盾的加剧。二、民族经济主义,即逆全球化浪潮。三、科技革命。四、环境气候的变化。
对一家公司而言,商业代表着震荡性和不确定性。世界头部企业的生命周期呈缩短现象。BCG追踪和研究了上百家企业,其中包括字节跳动、小米、阿里、百度等中国的优秀企业。我们看到以“超越卓越”来定义成功的公司,业绩和股东回报表现更好。立足数据,系统、个性化地持续交付成效。强调速度、韧性、灵活和敏捷,用新的“优势抓手”实现“超越卓越”。
周炜 创世伙伴(CCV)创始合伙人
“迈向下一个充满希望的十年”
中国的创新、创业和投资有十年以上是在模仿美国。近来双方呈现出越来越不同的路径。很多案例表明:中国已经走在前面。国际形势的必然格局带来中国创新创业力量的拐点,也是国际形势的拐点。
在实现增长方面,我们经历了四个阶段:一、“Copy to China”实现增长。即埋头苦干找模式。二、战略布局实现增长。如京东、腾讯、小米、喜马拉雅和阿里。三、技术创新实现增长。如唱吧、喜马拉雅、秒拍,及以算法占据优势的字节跳动等。四、新市场寻找增长。表现为寻找新人群,发掘新需求。
未来十年的中国:一、化后发为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二、迅速商业化、不断试错、快速迭代。三、立足中国、放眼全球。
第二章:未来永续-下一个百年繁荣 Sustainable Future
梁云 宝洁大中华区传播与公关总监
“向上向善,基业长青”
宝洁相信品牌一旦达到一定规模,品牌影响力就要承担起社会的公共角色,以人为本创造有温度的社会价值。比如一款产品的包装创新让视障人士也能无差别挑选产品,享受功能。“以消费者为中心”是少数人的需求也值得关切。
此外,宝洁在致力于生物多样性、支持公益事业方面也有诸多建树。全球70%消费者愿意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但“不知怎么做”成了他们最大的障碍。宝洁始终用向善的理念打造企业,启发更多人一起致力于可持续未来。
吴立东 爱立信副总裁兼东北亚区市场与公关部总经理
“5G科技驱动可持续发展之路”
爱立信正在通过不同的项目与实践将可持续发展嵌入到公司的整体运营中,并通过制定和实现战略层面的ESG目标来持续改进。
比如在环境可持续方面的“ 2030年碳中和目标”。从自身运营、产品设计、建立供应链联盟三个领域采取行动,通过5G技术赋能不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卓越成果表现为:碳排放下降57%;办公室、生产场所、数据中心和测试实验室等产生的碳排放减少了40%;5G无线基站的能源效率比4G提高了约6.6倍。
青山周平 著名设计师、建筑师、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未来空间,未来生活”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间?技术变化一直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在AI时代,个体的感性部分变得比理性重要,人的价值取决于感性思维能力。
居住空间是商业发展和社会演变的基础设施,而空间设计要满足提高人的价值,即激发感性思维能力的需求。青山周平以他具有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阐述,在可持续的未来,发展趋势是用身体思考建筑,及动态共享生活。
第三章:未来组织-管理进化论 The Management Evolution
陈玮 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创新创业中心主任
“未来组织:人人都有工作使命的组织”
未来组织是能够推动个体能量提升、潜力充分发挥;促进个人持续成长,人人都有工作使命的组织。
工作使命包含利他和贡献社会的元素,在具备工作使命感的组织里,员工更快乐,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和业绩提升。
工作使命感需要在组织互动过程中逐渐上下寻索进而重塑。建立工作使命感,需要稻盛和夫所说的“大义名分”。光明正大的事业目的,最能激发员工内心的共鸣,获取他们对企业长时间、全方位的协助。
袁耀宗 百胜中国首席人力资源官
“管理迭代,洞见未来”
百胜中国正在践行面向明天的管理进化三重奏。 第一维度是企业文化迭代。将企业愿景迭代为“全球最创新的餐饮先锋”,重燃创始人精神。企业文化主题紧扣战略重点,践行“砥砺坚韧,加速成长”。 第二维度是组织架构和流程迭代。扁平的组织架构支持新兴品牌,在品牌孵化期和快速发展期采用灵活的支持模式。 第三维度是人才和领导力迭代。投资拥有“数字化能力”的人才,打造敏捷、创新高效的组织,致力于将人才发展为领跑未来的驱动者。
张蕾 拜耳大中华区传播副总裁
“百年老店拜耳如何构建未来组织的实践”
拜耳追求持续创新,致力于打造持续增长的组织,相信领导力的宗旨就是营造让人才有机会取得出色成就的环境。它包括创造成就员工的环境;鼓励不惧失败、擅于学习的精神;释放员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给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此外,拜耳乐于放权,把决策权转移到员工手中,员工执行共同标准和行为规范,共享同一愿景;对员工沟通变成让员工沟通,提供多元诠释雇主品牌的灵活性。未来组织的形态将会是“游离态”。
第四章:未来畅谈-未来商业秀 The Future Business Show
储殷 数字化智库副院长,演说家全国冠军
“未来世界,新的消费到底在哪里?”
中国未来黄金增长的主要需求聚焦于近五年剧烈的结构性转型。过去三十年,中国的主要需求表现在农村人口的数量减少、城市化和消费升级。
面向未来,没有趣味的商业很难产生价值,没有认同的商业很难产生利润。只有提供物品本身当中附带的情感、附带的联系才可能是价值真正所在。
未来世界,个体在语言和观念上的独立与结构性在经济上的不独立,造成消费力锐减,这是新消费品牌需要考量的现状。
姬少亭 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兼CEO、果壳联合创始人
去往无人之境”畅想商业世界的未来航行方向
企业发展需要去往未来的思维方式。未来的核心是人与科技的关系,未来的关键是掌握无数可能性。
商业前提不断被技术改变,企业家需要在改变前思考。未知是恐惧的来源,需要拥有一种可以看见未来的思维方式,打破和重建先设。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一艘企业号舰船,在未知星空中航行,去往前人未至之境。
高庆一 连界科技董事长、连界启辰资本合伙人
“ABCDEFG To MetaVerse”关于未来科技的畅想
A是人工智能、B是区块链、C是云计算、D是大数据、E是边缘计算、FG是5G,技术突破支持元宇宙诞生。届时,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会出现独特经济体制、文化和社交属性,以及实质的资产。
人类进入生命科学新周期及第五次工业革命:人类革命。技术能够提高人类进化效率、人类健康程度,通过基因编辑攻克医学难题,延长人类寿命。未来流量入口和未来人类发展的方向是人工智能、5G、基因编辑、生物医药等融合发展,元宇宙会是我们通往未来世界的入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哈佛网友评论